2016年09月2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春生 蒋桂斌 刘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中秋花月夜,经过修缮、改造、重建,由桂林明代靖江王府、明清时期正阳东巷、唐代逍遥楼共同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人潮涌动。沧桑的古城墙、气势恢宏的古楼、青砖翘檐的仿古建筑群,与摩肩接踵的中外游客,共同构成一幅刻着历史文化印记的现代版“上河图”,以致于比利时游客格里感叹:“这里真是古老而时尚!”据街区管理部门统计,中秋三天“小长假”共接待中外游客19万多人次。

  这个正成为游客新宠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桂林市近年来倾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所打造的历史文化新地标。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文化底蕴深厚。市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该市正大力将城市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发展优势,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与旅游、生态有机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不竭的核心竞争力。

  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文化,以秦代灵渠为代表的古代军事水利文化,以桂海碑林为代表的古代摩崖石刻和山水诗文文化,以明代靖江王府、王陵为代表的藩王文化,以西南剧展为代表的抗战文化,以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和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徐悲鸿故居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桂林积淀了以众多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璀璨历史文化资源,它们散落于各阶段、各区域,如同散珠碎玉,亟待有效盘活。

  2014年3月至今,桂林市委先后召开了三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大力实施“寻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价值”战略,要在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方面唱好“三部曲”:一是把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像项链一样串起来,进行抢救式搜集,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目前这一步工作基本完成。二是对历史文化进行研究、论证、提炼、包装,凸显其价值,这是“三部曲”的关键。三是项目的实施和活动的策划,推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精品。

  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强力推动下,这“三部曲”很快奏出美妙“音符”:

  重现历史文化经典,建设、恢复、改造一批地标性项目,如将靖江王府、正阳东西巷、逍遥楼等组团,建成近1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今年“五一”前夕部分对外开放后,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创作一批有“桂林”印记的文艺精品,如与央视携手录制《歌从漓江来》2016端午特别节目,于端午节播出后好评如潮,在央视当天所有频道节目中收视率最高;

  进行历史文化标识及相关研究整理工作,到去年底,建成第一批以抗战文化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标识共19处,此外新成立了桂林历史文化研究院,9个研究课题进展顺利;

  保护、修缮历代名人故居,已完成或正在保护和修缮正阳东巷岑氏家祠、灌阳唐景崧故居、桃花江李宗仁公馆、木龙湖李济深故居等28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旧居);

  做强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华南地区唯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4年揭牌,一期工程全部完成,新展示馆及《桂林山水家园》陈列正式对外开放,此外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基本框架初步呈现,7座王陵陵园考古清理发掘工作通过国家验收,被评定为国家最高级A级考古项目,并入选“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项目”;

  推动中国传统村落建设工作,全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共49个,占广西总数的55.06%。启动17个中国传统村落示范村建设工作,并推荐99个村落拟申报全国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