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讯 (记者/陈静)记者从1月8-9日召开的全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阶段总结暨转段动员部署会上获悉,我区以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实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10+3”提升行动,取得显著成效。
“10+3”提升行动2015年开始实施,到2017年为第一阶段,2018年-2020年为第二阶段。两年多来,通过实施“10+3”产业提升行动,我区农业产业逐渐实现由粗放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由产品数量竞争向品牌质量竞争转变,结构更优了、品质更高了、效益更好了。
粮食产业向绿色优质转型。成功培育出水稻、玉米优良新品种达253个,推广优质稻面积2700万亩以上,占水稻面积90%,确保了粮食产量稳定在150亿公斤左右。
糖料蔗产业实现较好发展。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330万亩,其中“双高”基地中良种率达86.7%。预计2017/2018年榨季全区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140万亩。
水果产业规模品牌效益齐头并进。2017年全区水果产量规模达1666万吨,比2015年增长21.6%,从全国第5位前移第4位。柑橘、砂糖橘、芒果、火龙果、百香果、罗汉果规模和竞争力跃居全国第一。
蔬菜产业规模效益持续增长。全区蔬菜产业平均每年引进国内外蔬菜优良品种(品系)100多个,蔬菜主产区良种覆盖率超过90%,预计2017年蔬菜产量2950万吨,产值达700亿元。
茶叶茶品牌逐步叫响全国。横县茉莉花茶、六堡茶、凌云白毫茶、南山白毛茶、覃塘毛尖茶等桂系茶叶品牌及产品影响力日益扩大,预计2017年全区茶叶产量7.2万吨,产值45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长13.2%和13.1%。
桑蚕产业继续保持全国第一。目前,全区蚕桑良种率达到100%。截至2017年底,全区桑园面积320万亩,售茧收入超160亿元,种桑规模、蚕茧产量继续稳居全国第一。
富硒农业获得大发展。全区已累计建立富硒农产品生产基地309个(片),示范面积38.9万亩,生产富硒农产品15.2万吨,产值30亿元。
此外,我区食用菌产业从“小蘑菇”做成了“大产业”,罗非鱼产业加工出口实力增强,肉牛肉羊产业转向绿色发展,生猪产业生态养殖模式在全国独树一帜,有机循环农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持续构建壮药质量标准体系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三卷)已于近日颁布施行,将进一步促进壮医药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详细】
广西实施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
广西实施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原本需要“跑部进京”的商标业务,如今可在区内就近办理。 【详细】
广西以“创特”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记者从自治区旅游发展委了解到,初步测算,2017年1-11月,广西33个特色旅游名县和创建县共接待游客1.72亿人次,同比增长34.0%,实现旅游总消费1816.43亿元,同比增长38.5%。 【详细】
我区工业经济实现稳速提质发展
2017年,面对全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偏低、工业投资大幅下滑的严峻形势,全区工信系统抓运行、强调度、重投资、挖潜力、补短板……工业经济在困境中回稳,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有质、筑底回升态势。 【详细】
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将实现产品可溯源
记者1月8日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为更好地服务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企业,自治区商务厅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检集团广西公司”)为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核心品牌企业开展产品溯源服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