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3月11日电 (记者 杨志雄 黄艳梅)规划用地逾万亩的“布山谷”澳门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11日在广西贵港市港南区开工。广西澳贵现代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莫莹套表示,将把项目打造成桂澳两地合作的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共拓“一带一路”市场。
“布山谷”澳门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计划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旅游度假于一体。项目选址港南区木格镇北一片区,拟流转土地10000余亩,建设内容包括现代生态立体种养、特色产品深加工、科普教育基地、山林特色民宿、澳门风情区及澳桂两地特色文化创意展示区等。
莫莹套称,前述项目将依托广西独特区位优势和丰富农林资源,打造竞争优势,建设桂澳农业开发样板工程。项目运转后,当地农民除了传统土地租金收入外,园区运营还将提供400—500个岗位增加农民务工收入,并规划企业与农户共同创收的运营项目,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作为CEPA(《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先行先试省区,广西与澳门合作交流愈加热络,越来越多的澳门企业抢滩布局广西市场。
2017年5月,“北海—澳门葡语系国家产业园”落户广西北海出口加工区,打造集加工贸易、健康养老、现代物流于一体的广西与澳门和葡语系国家深度合作载体。葡语系国家农林产品保税与加工、桂澳道地药材联合创新研究中心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此外,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北海出口加工区等被列为广西首批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吸引多个桂港澳合作项目落户。
当前,广西正围绕“渝桂新”南向通道加快规划建设大型物流园区和冷链基地。广西积极携手重庆、贵州、甘肃与新加坡共建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希望未来能与港珠澳大桥对接,推进广西与粤港澳融合发展,共同拓展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两会深读】锚定广西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坐标
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全国两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图景愈发清晰。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详细】
多元开发重振我区特色优势木薯产业:从木薯里“掘金”
木薯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木薯产区,近年种植面积约300万亩。我区现有木薯淀粉加工厂60多家,以木薯为原料的酒精厂20多家。广西的木薯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均占全国的70%左右,木薯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特色优势产业。 【详细】
广西筹资570多亿元为民办实事
为加快推进2018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各项工作,自治区财政厅主动服务、提前谋划,筹措落实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资金574.51亿元,同比增加34.22亿元,增长6.33%。其中,中央财政补助420.45亿元,自治区本级财政安排145.55亿元,市县筹措8.51亿元。 【详细】
“三大定位”引领广西阔步奋进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提出了高瞻远瞩的“三大定位”,规划了广西改革的方向和发展的路径。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三大定位”,经济社会发展结下累累硕果,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西的改革实践和发展成就,印证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详细】
玉林市林下经济产值 连续5年居广西第一
玉林市积极推动林业创新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有效促进了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据市林业部门统计,2017年我市林下经济产值达120亿元,连续5年位居广西第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