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3日 来源:左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崇左讯近年来,崇左市在实施牛羊养殖产业扶贫过程中,坚持以贫困户为主体,探索出“龙头示范、合作双赢、能人引领、带资入股、园区带动”五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据统计,2017年全市287个贫困村中有211个发展牛羊养殖,覆盖农户5万户以上。累计建立牛羊专业合作社196个,带动2.247万户贫困农户发展牛羊养殖,人均增收700元以上。

  模式一:““龙头示范”模式

  由政府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解决产业项目规模小成效不明显以及产品销售不畅等难题,达到了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宁明县引进广西旭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宁明县骆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林贴村肉牛生态养殖基地,采取“龙头企业+农投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由农投公司对全县贫困户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吸纳当地贫困户以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入股,每年按入股资金的8%享受分红4000元。同时,入股的社员还可以出租土地给公司种草,或者自己种植牧草卖给公司,也可以到公司打工赚取劳务费。目前,崇左市7个县(市、区)均引进有大型龙头企业引导发展牛羊养殖业。全市行业龙头企业3家,创建国家级牛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家、自治区级3家,荣获“广西畜禽现代生态养殖场”称号的牛羊养殖场22家。

  模式二:““合作双赢”模式

  由农民自发或政府引导或当地龙头企业帮助组成专业合作社,挖掘本地特色产业,整合村内土地、资金等生产资料,主要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村委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等运行方式。贫困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可以就近创业、就业。大新县陇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的良种牛寄养模式,由农户筹资1.5万元,向合作社采购西门塔尔基础母牛1头,并委托合作社代为饲养。母牛产仔后每6月分红,按市场价格所产仔牛的纯利润,农户和合作社以4:6比例分红。截至目前,合作社成员已达到205人,扶持贫困户744户,已向入股贫困户分红11.5万元。同时,合作社每年加工利用甘蔗尾梢等农作物秸秆5万吨,按每吨220元计,增加农民收入880万元,实现了合作社与贫困户“双赢”。

  模式三:““能人引领”模式

  天等县南岭村养牛能人劳绍般,在政府扶贫政策扶持下建设养殖小区,带动8户贫困户成立???难?殖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以养殖场地、技术、购销指导和资金监管“挂靠托管”合作社的方式参与产业发展,享受养殖能人以及相关部门在养牛技术、防疫等方面的培训指导,提升“造血功能”,直至“自立门户”自己养牛。这个模式瞄准经济能人与贫困村协作共赢的利益链接点,吸引贫困群众加入发展,带动村民发家致富。贫困户黄克锋在合作社学到养牛管理和防疫技术后,就在自家旁边建了300平方米的养牛小区,带动本村3户贫困户参与养牛。目前,养殖车间共养殖31头肉牛,带动15户贫困户参与肉牛养殖,每户贫困户能养牛3―5头左右,每头牛可获利4000元左右。

  模式四:“带资入股”模式

  扶贫小额贷款的成功发放,开启了产业扶贫新模式,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走上产业脱贫之路,扩大金融扶贫覆盖面。江州区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载体,引进大华牧业责任公司建设3万头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积极引导贫困户依托扶贫小额信贷与大华农业有限公司签订养牛协议,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目前,已有42户贫困户与企业、银行签订了“带资入股”协议书,实现了从村民变股民的华丽转身。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分红5000元,连续分红3年。

  模式五:“园区带动”模式

  通过政府扶持,村企联建,企业依托村子发展产业,贫困户依托企业发家致富,开展“借牛养牛”“以羊还羊”的扶贫开发新模式,让更多贫困村和贫困户融入产业规模,实现了资源整合、循环运行,有了一套完整的产业链保障,从而走向互利共惠。凭祥市边关牧歌生态养殖示范区由广西增泰牧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示范区统一提供羊羔和养殖技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模式,公司把母羊发给农户饲养,产仔断奶后定价收购,在公司基地育肥,或者公司把羊羔卖给农户饲养,育肥后定价收购。农户也可把羊寄养在公司,每年从中分红,待羊出栏时由示范区统一回收。示范区现有山羊约2500只,羊羔200多只,带动群众养殖山羊效益初显。这种“以羊还羊”的模式能够让贫困户开个“头”,走上养殖增收之路,可持续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何芬)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