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8月23日讯(记者 冼妍杏)22日,《广西实施国家战略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在南宁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自治区有关部门以及14个市环境保护局原则通过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
今年3月,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在组织编制《广西实施国家战略高速公路网规划(2018-2030)》的过程中,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鉴于规划影响范围广、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且存在不确定性、累积性,组织者还特别邀请国家层面专家担任组长把控质量关。
据介绍,该路网规划范围为广西全境,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15200公里,包括国家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10200公里。本轮规划是在2006-2020年规划基础上新增高速公路建设规模8000公里,其中新增路线75条,新增路线里程约6600公里;高速公路改扩建8条,改扩建路线里程约1400公里。编制部门在开展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识别了路网规划涉及的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析了路网规划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预测了路网规划实施对水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以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湿地公园、世界遗产地、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可能产生的不良环境影响,论证了路网规划的环境合理性,开展了环境风险分析及公众参与工作。
审查组认为,部分规划线路仍与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海洋生态红线以及海洋功能区划等存在不符之处,为此提出路网规划优化调整建议:一、严守区域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空间管控;规划选线与正在划定的广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方案的衔接,坚持“避让优先”原则优化选址选线;建议横12(铁山港至钦州港、钦州港至防城港)、纵5(灵山至钦州港)绕避广西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广西钦州茅尾海保护区限制类红线区;二、严守环境质量底线,规划线路应与周边环境敏感区域保持足够的规划控制距离,保证合理的桥隧比和有效的动物通道,保护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避免造成野生动物生境阻隔;三、加强环境风险防范,严控高速公路交通运输环境风险,落实高速公路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区域应急联动机制,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四、建立环境影响长期跟踪监测机制,建立针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以及噪声、水等环境要素的长期跟踪监测机制,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会议要求规划组织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进一步调整优化规划方案后再提交审批机关审批实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变废为宝”串起农业生态循环链
梁美肖是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新和镇的一名贫困户。去年,她利用政府贴息贷款的5万元入股广西大华公司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每年可获得10%的固定收益。 【详细】
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广西重大项目集中竣工仪式在百色举行
8月22日,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广西重大项目集中竣工仪式在中国—东盟(百色)农产品交易中心举行。自治区党委常委、常务副主席秦如培宣布竣工,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自治区糖业发展办主任黄胜杰主持,市长周异决致辞。 【详细】
商标品牌换真金白银 广西企业可凭商标"刷脸贷款"
企业“刷脸”也能贷款?且看以下数据:今年上半年,广西共有6家企业通过商标质权登记申请,获得银行1557万元的贷款。 【详细】
城中区:荣获2017年“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城区”综述
近日,柳州市城中区荣获自治区本级财政给予3000万元奖励。这是对城中区获得2017年“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城区”称号的奖励。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立足区情制定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发展县域经济。今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