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将之作为今年我区脱贫攻坚五场硬仗之一,对此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区上下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各项工作,精心组织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工作亮点纷呈。一大批特色扶贫产业发展壮大起来,一大批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产业基地、加工基地创新建设起来,一大批农业企业、合作组织和经济能人培育成长起来。相关工作得到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迎来了全国产业扶贫现场会在百色市召开。

  本期“脱贫攻坚”专版刊发全区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及经典案例,以飨读者。

  本报南宁讯(记者/陈静通讯员/贺亮军)针对广西普遍存在的部分地方缺少产业支撑、扶贫产业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较低、产业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我区农业部门提出县级发展“5+2”、村级发展“3+1”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10月17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在2018年全国扶贫日产业扶贫论坛上发布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典型,广西县级“5+2”和村级“3+1”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位居第一。

  指导遴选特色产业,加快全区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全区105个有扶贫任务县和全区50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参照自治区下发的特色产业目录,遴选确定“5+2”个特色产业,县内的贫困村要遴选确定“3+1”个以内的特色产业。其中,有扶贫任务县的“5”和贫困村的“3”确定后,在脱贫攻坚期内原则上不能调整;县级的“2”和村级的“1”每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1次调整。

  全区各地发展“5+2”特色产业,有效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区贫困地区新增果树种植面积达20万亩,水果产量增加15万吨。2018贫困县春种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区的68.62%。建设稻渔生态综合种养示范基地50多个,稻渔种养面积同比增加50%,贫困群众每人每年稻渔增收可达1000元以上。

  实施以奖代补,全区产业覆盖率大幅提高。制定实施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提高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覆盖率。据统计,目前全区54个贫困县特色主导产业覆盖贫困户777577户,较2017年的651046户,增17.4%。目前全区105个有扶贫任务县“5+2”特色产业平均覆盖率达77.96%,其中,覆盖率大于90%的县有16个;特色产业覆盖率在80%—90%间的县有47个。

  推广带贫减贫机制,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地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订单农业、牲畜托养、产销对接、土地经营权股份合作等方式,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至今年8月,全区5382个贫困村(包括新增的深度贫困村)中已有新型经营主体的贫困村5032个、已有产业基地覆盖的贫困村4462个。

  强化农产品加工职能,扶贫产业链条有效延长。至今年8月底,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7万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00多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同时,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全区种植业的7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有39个产品来自贫困县,占总数的55.71%。今年上半年,我区农业领域新引进区外境内农业项目191个,总投资227.88亿元,同比增长16%。积极对接粤桂产业协作,今年上半年到桂投资的广东企业有113家,实施产业扶贫项目69个,实际投资额160.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8995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