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港北区万亩连片富硒水稻眼下已进入收割期。经权威部门初步检测,贵港是目前广西初测面积最大最连片平坦的富硒资源地区。富硒产品的开发给当地带来丰厚的回报,有力带动了扶贫开发,目前富硒米售价是普通大米的5-6倍。周金有 摄
贵港讯(记者 唐正芳通讯员 李园园)11月9日,第三届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暨第二届广西贵港富硒农产品博览会开幕式在贵港举行,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陈生斗向贵港市授予“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牌匾。
“预计今年亩产能有4000斤,一共有800亩的果树挂果咧!”11月8日,在港南区八塘镇木龙村怡龙特色生态水果示范区,木龙村党支部书记莫伦桂介绍。
柑橘种植一般在第三年挂果,第四年进入丰产期,目前园区种植了砂糖橘、东方红、沃柑、皇帝柑等柑橘品种,今年开始进入挂果期。
贵港市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被誉为“中国生态硒港”,港南区又是富硒产品的主产区,这一优势增添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今年他们又新种下沃柑600亩,园区种植面积达到1800多亩。“进入丰产期后,砂糖橘亩产能达7000多斤,沃柑最高产量能达约1万斤,每亩纯收入能有1万多元。”莫伦桂说。
近年来,贵港市依托优质天然富硒资源优势,以建设“中国硒港”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聚力开发富硒产业,走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富硒农业发展道路。目前,该市已有60多家企业、合作社参与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创建了80多个富硒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基地总面积达5万多亩,覆盖水稻、茶叶、中药材、水果、禽蛋、水产等优势产业。有37家企业共47个农产品获得广西富硒农产品认证,认证数排全区首位,其中26个产品获得了中国名优(特色)硒产品称号。
贵港市还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富硒土壤面积6678平方公里以上的优势,加快富硒农业大规模、大面积发展。港北区创建了千亩连片富硒优质稻产业示范区,港南区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布山谷(澳门)富硒产业园、冲口屯观光农业园等项目,推动富硒农业精加工、出品牌、增效益,种出了创收致富、长寿幸福新“硒望”。收获季节,港北区千亩连片富硒优质稻产业示范区的富硒稻比普通稻亩增收300元左右。在港南区桥圩镇,全镇有百岁以上老人23位,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9人,是国家长寿之乡标准的2.7倍。
10月30日,经过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富硒农业技术专业委员会专家组评定,同意授予贵港市“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当天,贵港市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签订推进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前不久,在第五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上,贵港市富硒鲜米、富硒黑米、富硒红米、富硒毛尖等11个产品还获评为名优(特色)硒产品,获奖数量占全国获奖10.68%,广西第一。贵港市打造“中国硒港”又迈出了稳健的一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港市:富硒变“富兮” 特色产业助精准脱贫
贵港市地处广西最大的浔郁平原,2015年底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69628户,贫困人口40.2万。该市市委书记李新元表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脱贫,必须有产业支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确保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稳定增收。 【详细】
贵港市富硒百香果溯源系统上线
近日,贵港市富硒百香果溯源系统上线。这标志着贵港市富硒百香果实现从“农产品”向“农产精品”的转变,富硒百香果消费者能够掌握产品的种植、加工和包装等信息。 【详细】
贵港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区排名第三
今年以来,贵港市深化细化“六个年”活动,持续开展“大招商、招大商”,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增速快、质量高、后劲足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60.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全区排名第三。 【详细】
贵港市:经济发展呈现“稳好快”
7月26日,贵港市产业园区石卡园,久久星新能源公司的36辆低速电动车销往长沙。一个多月前,该公司年产15万辆专用车项目刚投产;同日,港北区中国-东盟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价值120万元的新能源电动车的电机销往越南河内。“上半年贵港经济发展写好了‘稳、好、快’三个 【详细】
贵港市:富硒茶叶获评广西“十大好茶”
近日,记者了解到,在首届广西好食材评比中,桂平市西山碧水茶园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大藤峡牌富硒西山茶(绿茶)获评为首届广西好食材“十大好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