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11月20日电(记者雷嘉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蚕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蚕茧产量达39.5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8%,广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蚕茧生产和茧丝加工基地。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刘三姐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取茧(2017年12月8日摄)。记者 周华 摄
60年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东桑西移”战略调整,广西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桑产业发展。
一名工人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一家丝绸厂的缫丝车间忙碌(2017年12月8日摄)。记者 周华 摄
1958年,广西蚕茧产量只有291.3吨。改革开放后,广西蚕桑生产进入快速增长期,1991年蚕茧产量首次突破万吨,2004年突破10万吨。“实现跨越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陆瑞好介绍,广西自主选育出“两广2号”“桂蚕2号”等适合广西气候条件的优质蚕桑品种,创新小蚕共育、集成桑园速生丰产栽培等一批高效实用技术,形成了特有的亚热带蚕业技术创新体系。
工人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一家蚕茧收购公司挑选蚕茧(2008年9月19日摄)。记者 周华 摄
“小蚕变龙”,蚕桑产业效益明显。据统计,2017年广西蚕农售茧收入195.38亿元,同比增28.99%,连续8年超百亿元。全自治区规模以上丝绸企业98家,桑蚕丝产量达50025吨,实现丝绸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并逐步向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方向拓展,发展势头良好。目前相关产品主要销往印度、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风壮韵】述评:政策支撑让扶贫创新模式更有发展底气
近日,自治区出台意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全区贫困地区村级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所有行政村。 【详细】
走出苦涩就是甜——广西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
广西是全国糖业主产区,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6成以上。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采取强有力措施实施糖业“二次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尝到更多甜头。 【详细】
广西合寨:率先通过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村民自治一枝花,她在合寨发新芽,民主选举好领导,小康路上大步跨。”这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民最爱唱的一首歌。1980年,合寨村率先通过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成为“村民自治第一村”。 【详细】
广西这家党报发文:贵州雄起了,我们到底差在哪?
11月19日,《河池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贵州雄起背后的反思》的文章,文中不仅为贵州的发展点赞,并以贵州作为榜样,剖析了河池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详细】
广西发展势头强劲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越走越宽
10月31日-11月2日,根据中新两国中高级官员交流培训项目框架协议,应我国中组部和外交部邀请,以新加坡教育部常任秘书陈丽芬为团长的访华团一行32人来到广西考察,在南宁、钦州、凭祥等地实地了解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运行情况。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