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出台意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到2020年,全区贫困地区村级信息服务站(益农信息社)、电子商务服务点覆盖所有行政村。(11月15日 《广西日报》)
近年来,广西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扶贫开发成就显著。但是,广西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经济基础落后,扶贫工作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当前的常规扶贫政策已不能很好适应扶贫工作的新需求,如果依旧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恐难以完成攻坚任务。
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能一蹴而成,也不能一扶了之,需要建立扶贫开发长效机制,既要有稳定发展的产业,也要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闭环。这就需要多角度、多领域探讨扶贫模式,采取非常力度、非常手段、非常举措,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大量涌现,以及承包、租赁、入股、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产生,无疑为当下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为扶贫攻坚工作为注入新活力,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脱贫成效也逐渐显现。例如,广西龙州县板端屯采用“旅游+公司+农户”模式,今年春节期间游客量就达5万多人次,收入超过50万元,带动了18户贫困户脱贫;巴马县创新构树扶贫模式实现效益“培增”等等,都是一个个生动的具体实践。
然而,这些新生事物犹如一个新生的婴儿,其成长的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碰到种种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爱呵护,给它们多一点生长的空间和发展的信心,使它们能够不断茁壮成长释放出活力和能量。此次,广西出台意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了这些新生事物在扶贫攻坚道路上的发展底气,也将进一步提升贫困群众士气,激发起贫困群众志气,提升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
有了政策支撑,扶贫创新会更有底气;有了政策支撑,扶贫创新会更有效益。扶贫工作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因地制宜、因地施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接纳新生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引导它们健康发展,让新生事物推动扶贫工作不断砥砺前行,成为脱贫攻坚的新动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走出苦涩就是甜——广西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观察
广西是全国糖业主产区,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6成以上。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采取强有力措施实施糖业“二次创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农民尝到更多甜头。 【详细】
灌阳县:造血式发展助力空壳村变实力村
近日,在灌阳县新街镇龙炼村的百香果种植园内,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作为村集体收入的一部分,今年该村的百香果收入,能给村集体经济收入带来5倍的增长,让这个一年前还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变成了“实力村”。 【详细】
数说广西:广西蚕茧产量占全国48%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蚕桑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7年蚕茧产量达39.5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48%,广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蚕茧生产和茧丝加工基地。 【详细】
广西合寨:率先通过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村民自治一枝花,她在合寨发新芽,民主选举好领导,小康路上大步跨。”这是刘三姐的故乡——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屏南乡合寨村村民最爱唱的一首歌。1980年,合寨村率先通过选举成立村民委员会,成为“村民自治第一村”。 【详细】
天峨县: 7000多名贫困群众搬出深山变市民
“做梦都没想过这辈子会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子,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11月19日,在天峨县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示范新城“长安家园”,贫困户黄恒平一家的新房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在帮扶干部的帮忙下,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搬家具、洗菜做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