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考察,还是觉得生态优美、营商环境优良的北海最适宜我们的发展。”11月27日,在四季度全区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和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的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项目基地上,深圳惠科电子总裁王智勇发出感慨。
从12年前西迁落户北海建厂,到5年前扩厂建产业园,再到今年启动产业新城,谋划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生产基地,惠科的产业在北海越做越大。而像惠科这样,看中北海宜居宜业发展环境的企业越来越多。
“良好生态环境是大自然对北海最大的恩赐,我们有责任把这片绿水青山和清新空气保护好。”多年来,北海市历届班子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加快打造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海晏河清、宜业宜居的美丽北海,使得优美的生态环境成为北海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该市通过推立法、编规划、抓整治,先后推出一系列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措施:对市内湿地、红树林、海湾、湖泊、水库、河道划出红线加以保护,规定距海岸沙滩300米范围内严禁新建非公益性永久建筑,严禁填海、圈占沙滩和红树林;制定实施了《推进生态立市行动方案》;启动红树林、沙滩、涠洲岛、老街、汉墓“五个保护”立法;开展了非法开采海砂整治百日行动,整治修复了合浦采石场“天坑”;启动生态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水环境治理三年攻坚战和南流江流域环境整治项目,完成了40个雨污合流排放口截流和36个直排口整治……
而在产业发展上,该市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在全国发展格局中,不需要一个雾霾蔽日的北海,而要一个碧海蓝天、可以做深呼吸的北海!”生态优势金不换,成为广泛共识。
近年来,该市相继推行多项“生态立市”行动,出台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开发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去年,外省一家钢铁公司准备向外转移,投资160亿元建设新的钢铁基地,据初步测算,项目建成后产值240亿元、税收12亿元。经过多轮考察比选,该公司提出将北海作为在广西的唯一选址城市。面对众人眼里的“香饽饽”,经反复考虑和评估论证,北海却出人意料地予以婉拒,其中最为重要的理由便是该项目有可能对北海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一批高污染、高排放的小水泥、淀粉、造纸、酒精企业或生产线被强令关闭。
与此同时,该市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前提,通过调结构,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逐步构建以生态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工业化产业格局。“十二五”以来,该市经济快速发展,增速一直位居全区前列。由于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推进扎实的节能工作,近两年来该市累计实现全社会单位GDP能耗下降4.07%。
对危害生态环境项目坚决“舍”掉,另一方面,该市却无比慷慨地对生态友好型项目大力相“予”。北连城中心、南接银滩入海口的冯家江鲤鱼地,是城市规划中价值连城的“黄金宝地”,开发价值巨大。市委、市政府却优化规划,决定通过PPP模式斥资26亿元,启动水环境治理工程,打造涵盖观鸟林、休闲长廊、水面等景观在内的约7平方公里滨海湿地公园。通过治理,原流域50多个排污口将全部封闭,江水统一经再生水厂进行处理。通过“治水、造景、促城”建设,实现景观绿地系统融合,将其建成市内最大的生态亮点。
持续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成效明显。今年以来,鲸群频繁出现在涠洲岛海域,被专家认定为迄今中国大陆发现的首例近海岸分布的大型鲸类生活群体,成为北海又一张生态名片。
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该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率达95.6%,稳居全国前列;近岸海域水质总体为优,主城区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凌云县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
凌云县坚持绿色强县、绿色惠民,主动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山青、水秀、天蓝、地绿美丽新凌云正成为凌云生态“金字招牌”。 【详细】
浦北县:小江街道平马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
近日,从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等部门印发关于授予2018年度“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的决定文件中获悉:浦北县小江街道平马村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这是浦北县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振兴乡村一份令人欣喜的成果。 【详细】
平果县太平镇:布见屯生态乡村美如画
“以前我屯到处都是垃圾,很脏,从来没见像现在这么干净过。要不是村党支书记陆存组织带领我们屯搞清洁卫生,该收就回收,现在我们搞得很干净,什么虫子都没有了!”,平果县太平镇烈村布见屯黄大妈高兴地对笔者说这一番话。 【详细】
生态优势金不换——一幅铺满壮乡大地的生态画卷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年来生态保护有过曲折,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绿色发展。截至目前,广西森林覆盖率达62.31%,居全国前列;2017年,广西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