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讯(记者/闭初健通讯员/黄俊鑫)绿树浓荫,黄墙红瓦,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修缮一新的民居倒映在池塘中,村民们坐在池塘边的榕树下悠闲地聊天……1月22日,这幅充满岭南乡土气息的画卷正是玉林市福绵区福绵镇十丈村的真实写照。
最近,玉林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试点镇、乡土特色试点村工作部署会,部署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试点镇、乡土特色试点村工作,争当全区乡村振兴示范市、排头兵。
走进乡土特色试点村十丈村,古树、古井、古宅……处处散发着悠悠古韵;村里小巷纵横、高墙深院,一个个整齐的院落分布在笔直的窄巷两旁,安静怡然;小院里花木丛生,老家具朴实无华,别有一番滋味。
“十丈村保存较好的传统旧民居有70多座,随着村民建新房和逐渐外迁,这些历经几十、几百年风雨的旧建筑因无人修缮保护而日渐破败。”十丈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陈桂春说,尽管古民宅无人居住,但是它们承载着村民的乡愁,是村民不可割舍的牵挂。
“要将十丈村建设成为一个道德示范的家园、生态良好的田园、乡愁记忆的故园。”福绵区乡村办主任田世东介绍,十丈村乡土特色改造项目从去年1月启动,在现有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上提升建筑风貌,修复和启用了戏台、知青院、乡村振兴讲习所、塘角茶馆、图书馆、古巷等众多景点,烙上文化符号,留住乡愁记忆。
玉林市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试点镇、乡土特色试点村入手,让试点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做“文章”。
该市围绕“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实行“一村一规划”,整治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突出问题,保护自然资源,落实村规民约,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管理水平。同时,围绕“如何特起来”,着力塑造乡村特色风韵、挖掘乡村文化内涵、提升农民文明素养,使农村成为美丽家园;围绕“如何富起来”,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
从今年1月起,该市开始建设具有玉林乡土特色、县域标志性的乡村建设改造试点。
从今年起到2020年,该市计划基本完成首批7个美丽宜居试点镇和7个美丽宜居试点村的建设,建成基础设施齐全、城镇品质一流、乡土特色突出、传统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优良、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有力的美丽宜居试点镇。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玉林高速公路建设好戏连台 多条高速公路将连接广东
2019年,玉林市高速公路建设将好戏连台。1月21日,记者采访来自交通运输部门的人大代表了解到,高速公路方面,除现在正在推进建设的玉湛高速、荔玉高速、浦清高速、松旺至铁山港东岸等高速公路外,玉林市还在推进多条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而且都将连接上广东省的高速公路 【详细】
玉林市玉州区:光伏发电照亮脱贫路
近日,记者在玉林市玉州区仁厚镇木根村委会看到,村委楼及对面一栋建筑楼顶上分别安装了大型光伏发电板,5面发电板将两栋小楼的楼顶覆盖得满满当当,吸收着太阳光热的蓝色光伏发电板成了两栋建筑的“蓝屋顶”。这是玉州区为13个贫困村提升“造血功能”的一个缩影。 【详细】
南宁至玉林、崇左的两条城际铁路项目正式获批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2019-2023年),同意近期规划建设南宁-横县-玉林、南宁-崇左两条总里程325公里的城际铁路,投资约517亿元。 【详细】
福绵区:服装业带旺百业 环保升级后更现勃勃生机
福绵区的现代服装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发展于80年代,崛起于90年代,是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一个小缩影,一度被称为“世界裤都”,发展至今,服装业依旧是福绵人的骄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