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让活树变活钱生态变效益
广西首笔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在环江发放,为全国新一轮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探索经验
环江讯(记者 韦鹏雁)3月25日,广西首笔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发放仪式,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举行。在发放仪式上,南昌屯村民理事会理事长谭宽余代表50户村民,从中国农业银行环江支行行长罗先良手中接过了30万元贷款。这是我区先行先试,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路径,破题新一轮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南昌屯有生态公益林4649亩,每年享受中央财政补偿金6.5万余元。近年来,南昌屯群众依托“毛南族发祥地”文化品牌,利用生态公益林补偿金,采取林农入股分红的方式,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自治区级森林观光基地。虽然成效显著,但问题也不少,主要是资金不足,导致规模小、发展慢。
有绿水青山却缺乏发展资金,并非南昌屯独有。公益林有着特殊的属性,林地经营、林木采伐及流转、抵押等受到严格限制,导致林农守着大片公益林,却不能砍伐变现,想发展现代林业却融资无门。河池市林业局局长韦幸力说:“林农有林不能采,不仅生态优势不能转换为产业优势,还滋生了滥砍滥伐现象。”
2018年,河池及环江入列全国新一轮集体林业制度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层面赋予河池“点绿成金”的政策红利。河池市林业局与中国农业银行河池分行沟通合作,决定以南昌屯为试点,通过“绿色金融+生态扶贫”模式,实施生态公益林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即把未来若干年的预期补偿收入转化为眼前的资金收入,发挥倍数放大效应,真正实现活树变活钱,生态变效益。“这钱不仅来得及时,而且分量十足。”谭宽余说。南昌屯的村民们初步商议,质押得来的贷款将用于完善村里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及发展花卉种苗和菜牛产业。
农行河池分行行长秦一超介绍,目前的政策是按每年补偿金的5倍发放贷款,贷款期为6年,待条件成熟后可按10倍发放,贷款期最多可延长至15年。目前,河池有自治区级以上生态公益林1951万亩,年发放补偿金2.6亿元。河池市副市长齐联说:“按5倍来发放贷款计算,资金就高达13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绿色金融资产,将为河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2019年“壮族三月三”广西900多场活动邀您嗨翻天
3月25日上午,2019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会上介绍了2019年活动安排等情况,诚挚邀请八方宾朋到壮乡广西欢度“壮族三月三”。 【详细】
广西: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
记者从自治区商务厅获悉,今年以来,我区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着力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着力推动外贸稳增长,着力促进消费升级,着力提升双向投资水平,一季度对外开放与扩大内需“双轮驱动”动力强劲。 【详细】
广西:服务业和农业银企对接活动成绩斐然
3月22日,记者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广西于2018年底启动2019年服务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系列活动。据统计,截至3月20日18时,全区115家金融机构共联系对接企业22985家,签约授信企业19401家、签约授信金额1786亿元。 【详细】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刘辉副局长率队到广西农担公司调研指导
3月19日,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刘辉副局长率队到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农担公司”)调研指导工作,并组织召开座谈会。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监管一处处长宾帅全,广西再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甘莱等领导随同调研。 【详细】
实施强首府战略 今年广西将重点抓好53项特色改革
3月21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西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据介绍,今年广西将重点抓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等53项具有广西特色的改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