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国土”建设促进了漓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图为漓江兴坪秀色。 滕 彬/摄
桂林旅游产业用地改革为一大批旅游项目落地提供了土地保障。图为全州县利用该政策建起的天湖滑雪场。王滋创/摄
土地整治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提供了可能。图为荔浦市连片万亩柑橘鸟瞰一景。 陈 帆/摄
加强耕地保护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图为兴安县溶江镇“旱改水”项目区水稻丰收场景。文琳玲/摄
创新不动产登记新模式,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图为工作人员在热情接待群众咨询。唐广生/摄
“法治国土”建设确保国土山清水秀。图为荔浦市修仁镇白鹭翻飞的壮观美景。 阳成斌/摄
“和谐国土”建设为百姓铸就安全屏障。图为灵川县三街镇西嵅上村地灾演练现场。陶婉玲/摄
落实土地规划狠抓用地保障,促进了桂林市城市建设和景区保护两不误。图为象鼻山四周鸟瞰图。 蒋 毅/摄
2018年,桂林市自然资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着力发挥自然资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支撑作用,不断优化提升自然资源保障供给效率,为桂林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工作亮点纷呈,可圈可点。
亮点1
旅游用地改革持续推进作用逐渐显现
作为全国唯一旅游产业用地改革试点市,2018年桂林市重点制定和完善了《桂林市旅游产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桂林市农村集体土地用于旅游开发的补充规定》《小型旅游设施用地审批办法》《桂林市城镇城中村改造项目用地管理实施办法》《桂林旅游产业用地管理办法》《桂林市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专项规划(2017-2021年)》等相关配套政策,逐渐解决了旅游用地面临的规划衔接不足、分类管理困难、基准地价过高、土地供应困难等问题,有效推动桂林市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全业旅游”转变。
亮点2
土地总体规划落实到位用地应保尽保
——做好规划落实和用地保障工作。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建设,并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查;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机制,为一批急需开工建设的项目用地提供了精准保障。2018年,桂林市有用地需求的重大项目215个、全部保障用地项目106个、保障新增建设用地3380多公顷。重大项目用地实现了应保尽保。
——开展土地收储与供应工作。建立三级联席会议制度和“红黑榜”通报制度,累计完成土地报批710多公顷,完成土地收储超过1000公顷,完成招拍挂出让540多公顷,划拨供地1300公顷。全年盘活存量用地2160公顷,盘活率达186.35%;桂林市近5年平均供地率由51.14%提高至66.11%。
亮点3
土地整治确保占补平衡耕地保护有力
研究制定《关于明确县级财政、民间资本投资土地开垦项目有关事项的通知》《桂林市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文件,全力做好新时代耕地保护工作。
——土地整治方面,2003-2012年桂林市立项实施完成项目99个、验收确认85个,完成率达85.56%。实施“小块并大块”耕地整治项目5348亩。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数量及规模位居全区前列,得到了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充分肯定。
——土地开垦方面,桂林市当年立项项目7个,预计新增耕地4380亩,其中水田1905亩。完成竣工验收或确认项目4个,新增水田148.5亩、旱地1830亩。
——“旱改水”方面,重点推进耕地提质改造项目47个,预计新增水田25270亩。其中完工项目25个,面积10948亩,完成确认3030亩。
——表土剥离方面,实施完成2995.65亩,剥离土方44.29万立方米,利用土方量27.96万立方米。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桂林市已上图入库181.53万亩,上图入库率达62.63%。
亮点4
不动产登记提速增效快群众满意度提升
以机构整合及优化营商环境为契机,完成了包括桂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房产交易所等在内的多部门整合,实现了不动产登记与房屋交易一体化运行新格局。出台了《桂林市不动产登记交易业务一体化服务指南》,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并在全区首创“互联网+金融信贷+不动产抵押登记”服务举措。办证群众实现了由过去跑3个部门、5个窗口、排5次队、提交4套材料、38个工作日办结,变成跑一个部门、一个窗口、排一次队、提交一套材料、5个工作日办结。其中,房产交易登记办理时间排名全区第一,不动产登记时间比国家法定办证时间平均提速87%。对群众持有《不动产权证书》的二手房过户、一般抵押登记业务实行一个工作日办结,对抵押注销、更名更正等业务实行0.5个工作日办结。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真诚点赞,同时也得到了自治区、桂林市两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实现了业务办理速度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的目标。
亮点5
大力推进“生态国土”建设绿色牌子更亮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桂林市县两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发布实施,矿产规划备案材料及数据库成果汇交圆满完成。首批9家试点采石场相继完工验收,桂林市2018-2020年采矿权投放计划批复实施。制定《桂林市加快建设绿色矿山工作方案》,力争2020年底桂林市30%大中型矿山企业和20%小型矿山企业达到绿色矿山建设目标。
——有序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桂林市11县(市)6城区全部完成城镇内部调查工作。查清该市废弃园地、残次林地潜力图斑成果评定正在积极推进。
——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数字桂林成果在地灾监测预警、海绵城市专题规划、水污染管理等领域得到示范应用。数字县域项目进展顺利,除荔浦、平乐、龙胜外,其他县(区)均完成项目立项,阳朔、灵川、临桂3县(区)已完成招投标。
亮点6
有序推进“和谐国土”建设百姓得到实惠
——全面开展地灾防治。落实防灾避险各项措施,推动各县区申报全国地灾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十七县区均已获批;重点加快推进中央特大型治理项目——桂林市城区26座山体危岩崩塌地灾治理工程有序实施。2018年实现了地灾零伤亡的目标。
——稳妥推进信访维稳。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清理排查化解、重点信访案件督查及信访人员专业化培训,完成新增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估全覆盖。
——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助力脱贫攻坚。2009年以来,桂林市共获自治区立项批复增减挂钩项目12个,其中6个项目已完成验收备案,确认验收耕地面积1912.5亩,其余6个项目正在实施,拟复垦耕地2410.35亩。2018年,全市共立项批复增减挂钩项目32个、申报示范工程2个,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
亮点7
创新推进“法治国土”建设专项整改加快
——扎实开展2018年全天候遥感监测执法、生态保护区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和2018年卫片执法监督检查等工作,对违法用地问题严重的2个县、9个乡镇开展警示约谈。桂林市年度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自治区验收,连续3年实现了零约谈、零问责目标。
——通过压实责任主体、抓实责任清单、严格责任追究等措施,强力推进重大督查、巡察及专项整改工作。目前,桂林市非公证继承业务已正常开展,受理53宗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清退不动产登记违规收费309.86万元;整改完成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巡察反馈的156个整改问题;对11县6城区用地用矿管理实施“四暂停”,督促加快专项工作整改。
(桂林市自然资源局办公室供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林11县(市)6城区今年造林逾320万株
3月12日,是全国全民义务植树节。桂林市组织5000多人到全州县才湾镇等8个植树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种植了桂花、枫香、任豆等10多个品种共1万多株树苗。 【详细】
桂林市首个一体化粪污处理养殖场在恭城建成投产
近日,恭城瑶族自冶县恭城瑶香家禽养殖有限公司投资1200多万元的一体化粪污处理第二养殖场建成,其新建1栋6米高1200平方米的鸡舍、1栋500平方米的综合楼、消毒室、药房、有机肥加工厂、1座2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洗浴间、仓库、解剖室等配套设施。年可新增存栏鸡3.8万羽 【详细】
大力推进工业振兴 加快城镇化建设——桂林市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报告通篇贯穿新发展理念,以产业、数据、项目说话,内容全面务实。”连日来,桂林市代表团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谈发展、讲问题、提建议,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大会精神,进行了热烈讨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