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充足的日照和丰沛的雨量让岑溪市南渡镇盘古村1000多亩蜜柚树显得郁郁葱葱。而几十公里外的梧州市龙圩区新地镇都梅村楼房外立面刚刚完成统一改造,花园式庭院点缀其中,村外还环绕着火龙果种植基地……
自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梧州就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如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拉动多个产业发展,提升村貌,带富农民?
梧州各县区大力实施《田园综合体创建方案》,以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美丽梧州”乡村建设为基础,鼓励地缘相邻、人缘相亲、产业互补、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相互交融的若干个行政村或自然村探索集中连线、连片打造田园综合体。
A激发集体产业新活力岑溪市南渡镇是通往热门旅游景点天龙顶国家山地公园的必经之地,盘古村正好位于连接周边旅游项目的集散节点。2016年,南渡镇引进岑溪市博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盘古田园综合体。
该综合体项目规划用地3300亩,包含产业扶贫示范区、生态养生体验区、农旅文创互动区、盘古印象展示区四大板块,板块命名也十分有趣,如“盘果圆梦”“硒奇野趣”等。
“这里的产业结构以种植柚子为主,养殖蚯蚓、蛙类为辅。”博园公司负责人林白介绍,柚子树选用国外高端蜜柚品种,经济价值高,目前已种植1300多亩。养殖蚯蚓、蛙类产生的排泄物经过沼气发酵后用作滋养柚子树的有机肥,形成绿色循环农业。
今年,该公司将继续开发乡村民宿、农事体验设施,提升盘古村的“气质”。
“村民把连片、闲置的土地集中流转到村民合作社,再由合作社以土地入股的形式与企业合作开发田园综合体,仅租地业务村集体每年可增加数万元收入,带动入股村民共增收30多万元。”南渡镇盘古村党委书记谢继余说,田园综合体运作起来后,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产业也全部融入田园综合体进行统一经营,并优先为搬迁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每个就业村民月收入稳定在1500-2500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新形态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载体。南渡镇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君丰、、古太、泊口4个贫困村也分别整合5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固定资产入股盘古村田园综合体项目,让村集体参与项目收益。
B营造生态宜居新环境“村里的环境卫生搞得很好,我们住得很舒服。”近日,龙圩区新地镇都梅村村民叶志昌高兴地说,每到周末,该村都吸引一批市民前来体验乡村游。
近年来,都梅村大力开展乡村建设,村屯道路都已硬化、绿化,还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内房屋统一用黄色琉璃瓦装点屋顶和屋檐,与房前屋后的绿树红花相映衬,既美观又大方。
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服务设施为都梅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条件。为进一步拉动经济发展,该村正在规划建设龙圩区新地镇新天地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
根据规划,该村将田园综合体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贯穿都梅河两岸,确保今年10月底河岸景观带初具规模。
都梅河岸景观带将修筑河堤,修建田间道路,整合河边山体和农田等土地资源、东方红水渠的历史建筑,在山体种植桃花,在农田划分区域打造兼顾体验和观赏为一体的“微田园”景区,营造风景宜人、留得住乡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田园综合体。
C先行先试建设新乡村盘古村和都梅村的变化,正是梧州加快田园综合体建设显成效的缩影。
为探索与地方特色相融合的田园综合体创建和发展模式,梧州市学习借鉴了南宁美丽南方、南京溪田田园综合体和桠溪镇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经验,编印了《田园综合体创建方案》,提出重点依托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选择产业基础扎实、交通便利、自然禀赋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先行先试,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和“美丽梧州”乡村建设升级版。
试点立项具备“五有一高”基本条件:即有特色产业支撑、有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较好的基础条件和便利的区位条件、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积淀、有顺畅高效的投资和运行管理模式,农民组织化程度较高,这样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优化配置资源,既让村富民强,又便于城市居民就近体验田园生态风光。
目前,该市加快推动各级农业示范区扩面提质升级,实现全市56个乡镇农业核心示范区全覆盖,示范区总量达到105个,年经营总收入近30亿元。如今,该市正集中创建苍梧县茶船古道田园综合体、藤县和平“葛色天香”田园综合体、岑溪市“岭南百果园”田园综合体、长洲区倒水生态湿地田园综合体、万秀区秀水思良田园综合体、龙圩区龙之稻田园综合体6个试点项目。能够列入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试点的项目,除了自治区财政每年给予每个项目1000万元资金,连续3年给予支持外,市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奖补每个项目300万元。
按照方案,田园综合体将重点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地方文化挖掘工程、独特景观营造工程、乡村社会治理工程、集体经济培育工程等七大工程,并在探索田园综合体公共服务新机制,通过串点连片、组团建设、集聚开发,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和“美丽梧州”乡村建设升级版,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五大工程”推进乡村振兴
连日来,南丹县11个乡镇纷纷启动“三清三拆”试点工作,清理村庄垃圾、池塘沟渠、乱推乱放,拆除废弃建筑、乱搭乱建违章建筑、违法违规广告招牌,乡村风貌焕然一新。这是该县实施环境优化工程带来的喜人变化。 【详细】
大化县: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大化瑶族自治县通过抓实精准扶贫,扎实推进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逐步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对接、同频共振。近三年来,全县共完成脱贫摘帽38个村45535人,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103687人下降到2018年底的58152人,贫困发生率从25.63%降至14 【详细】
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
5月22日,全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梧州市召开。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孙大伟主持会议并讲话。 【详细】
梧州今年将建8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近日,梧州市政府出台《2019年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梧州市今年要完成88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力争今年7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12月底前全部竣工。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该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满足基层群众对公 【详细】
金城江区:天堂村的幸福路
5月17日傍晚,天色渐暗,在河池市金城江保平乡天堂村茶洞屯,数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村民们吃完晚饭,拿上小板凳,三五成群坐在路灯下聊天。村民们说,自从有了太阳能路灯,手电筒基本“下岗”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