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09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记者 童永胜 实习生 农诗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月4日,32岁的龙隆一家5口,在泰国开启浪漫的异国风情之旅。对于龙隆一家来说,每年走出河池旅游两三次,已成为他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

  8月5日,天峨县长安家园,来自国外的订单让36岁的姚正超应接不暇。姚正超曾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居住在阒寂的大石山里,在当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住上舒适的安置房,在楼下开起皮具厂。

  8月6日,南方公司车间难觅人影,机器人“双臂”舒展,不停操作。在这里,“三废”实现零排放,“智能制造”成为现实。2018年,南方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产品销遍全球。

  日居月诸,点滴变化,浓缩成故事,记录着历史。日前,在南宁举行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一组组数字的公布,勾勒出河池70年沧桑巨变。

  规模之变:

  GDP从0.34亿元到788亿元

  巍巍河池,万水千山。

  山水在赋予河池钟灵毓秀的同时,也把河池与外界隔开。地无三尺平的河池,贫瘠和落后如影随形,曾是这里最显著的标签。

  70年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河池上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用探索和实践,走过并见证了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发展历程、繁荣历程;用责任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雄壮激越的创业之歌、开放之歌、奋斗之歌;用辛劳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巨变奇迹、崛起奇迹。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市经济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1950年,河池地区生产总值仅为0.34亿元。197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7亿元。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迅猛发展,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788.3亿元,分别是1950年和1978年的2319倍和139倍。

  全市工业总产值从1958年的0.2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65.88亿元;1952年农业总产值只有1.56亿元,1978年为4.3亿元,2018年达到261.3亿元,比1952年和1978年分别增长167倍和61倍。197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44.5:29.8:25.7,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31.7:47.9,第二、第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一、二、三产协同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1958年,河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仅有0.2亿元,1978年完成1.43亿元,2017年突破400亿元,达453.2亿元。2018年投资统计制度改革完成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15.4%;1978年至2018年间年均增长约16%。全市实现了市中心城区通高速公路、县县通二级公路,所有乡(镇)、村通沥青水泥路目标;河池机场建成通航,红水河黄金水道正式复航,贵阳经河池至南宁高速铁路开工建设,贺巴、南丹至天峨下老等5条高速路加快建设。

  格局之变:

  开放格局、高质量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河池,过去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遥远。新中国成立时,河池只有一条出山公路,就是在悬崖绝壁中刨出的100多公里的丹池公路。行路难,行路难,难于上青天,是过去河池闭塞的最真实的写照。

  新中国成立后,河池劈山开路,遇水搭桥,努力实现内通外达、通江达海的梦想。70年栉风沐雨,胼手胝足,河池逐步形成了“铁公机”纵横交错的交通格局。河、路、空的打通,不断拉近河池与世界的距离,奠定了河池加快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虽身居深山,但河池从不固步自封、管天蠡海,而是敢于勇立潮头,观世界发展之大略,冲破各种思想的束缚,扛起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70年来,河池积极探索农村农业改革,在广西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自主创建全国第一个村民自治组织——宜州市合寨村村民委员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河池共出台了423个改革方案和意见,组织实施了1218个改革事项,承担国家级、自治区级改革试点19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打开山门,走出去,引进来。河池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10多个国家广泛建立矿业“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头在外”的生产模式。深巴试验区上升为两广合作试验区,已引进深圳企业43家,合作项目58个。2017年—2018年,全市累计签订招商引资项目174个,合同投资额1233.23亿元,到位资金723.1亿元。

  高质量发展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最好注脚。面对困境,河池敢于挥刀向内,向死而生,果断关闭上百家有色企业,变一元经济为多元发展,向生态经济、绿色发展挺进。南方公司、大任产业园是全市集约经济、生态发展的标杆,是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军”。绿、蓝、美的生态环境,使河池旅游异军突起,井喷发展。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3422.37万人次,增长29.3%;旅游总消费410.97亿元,增长36.7%。

  民生之变: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自古及今,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70年来,河池一直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劳心焦思,念兹在兹,全是民生。人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就是河池上下奋斗的最大动力。

  河池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一直以来都是广西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设区市。河池历经“八七”扶贫攻坚、新时期扶贫开发、精准脱贫攻坚三大攻坚时期,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弘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克难攻坚、砥砺前行,一步一步朝着小康迈进。

  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1984年底的248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28万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2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4年的132元增加到2018年的9177元,年均增长266元;贫困发生率由1984年底的84%下降到2018年底的8.22%。

  2016年精准脱贫攻坚实施以来,河池市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来抓,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2018年,全市实现48.68万人脱贫,378个贫困村出列,金城江区、南丹县和天峨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0.06%下降到8.22%。

  “十三五”期间,河池将搬迁4.3万户18.32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对象4.1万户17.62万人),占全区搬迁总数的1/4,1155个屯3.82万人纳入整屯搬迁,搬迁规模全区最大、任务最重。截至目前,河池累计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9万人,搬迁入住人口全区最多。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68元,是2008年的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7元,分别是1958年和1978年的316倍和170倍。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治理井然有序,全市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