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1日 来源:自治区政协 作者:王春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精准发力攻“堡垒” 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自治区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就业脱贫 委员行动”活动倡议,踊跃投身脱贫攻坚工作。图为委员们在倡议书签名墙上签名。 记者 李 军/摄

  ■编者按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堪称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9月10-11日,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聚焦我区深度贫困地区的政策落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议题协商议政。

  在本次常委会议开幕会大会发言中,自治区政协常委们紧扣主题、集思广益,从强化党建引领、提高小额信贷防范风险能力、聚焦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等方面“把脉开方”,为助推我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

  本版集纳此次政协常委会议的调研成果、委员发言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呈现协商议政所取得的成果。

  A立凌云志啃硬骨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越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面对的困难越大、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目标、明确责任。

  近年来,广西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调动各方面力量集中攻坚。2017年和2018年,全区深度贫困地区累计实现93万贫困人口脱贫,223个深度贫困村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牵住牛鼻子”纲举目张。我区注重顶层设计,加大深度贫困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对照国家“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结合广西实际制定标准,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支持力度。

  2017年底,自治区层面确定20个深度贫困县、30个深度贫困乡镇和1490个深度贫困村,明确住房保障、教育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八大攻坚”和财政投入、项目支持、金融支持、建设用地支持等四个方面的支持政策。2018年底,我区从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中确定了贫困程度最深的4个极度贫困县、100个极度贫困村,确定1.02万户极度贫困户。

  2018年,自治区分配到深度贫困地区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到36亿元,占年度全区资金总量的36.75%。截至今年7月,下达20个深度贫困县的中央和自治区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95.14亿元,占全区整合资金总额六成。

  在聚焦重点领域方面,全区截至2018年底,在深度贫困地区共完成155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完成146个乡镇卫生院、3827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施危房改造10.24万户;深度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屯已全部通砂石路或硬化路,解决134.31万人饮水难、饮水不安全问题,涉及26.39万贫困人口;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截至去年底,20个深度贫困县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为90.20%;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个深度贫困县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253个,截至今年6月底,已搬迁贫困人口32.9万人,实际入住31.6万人,实际入住率96%。

  脱贫攻坚的脚步,惟有在实干中才能走得更远;脱贫攻坚的战役,惟有在实干中才会赢得胜利。在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全区配齐配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两委”班子,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建立召回撤换、工作纪实等8项管理制度。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和广大基层干部勇于担当、坚持真心为民,涌现出一批以“时代楷模”黄文秀等为代表的优秀第一书记和基层干部。

  B凝心聚力标本兼治

  自治区政协十二届八次常委会议上,大家在发言中认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与会者围绕我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关键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提出不少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注重五个聚焦打好五场大战

  民盟广西区委

  为确保我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出以下建议:

  一、聚焦深度极度贫困地区,打好攻克贫困“政策战”。加大对深度极度贫困地区政策倾斜;提升政策执行力,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目标标准,打好精准脱贫“保障战”。实施“一人一案”电子学籍和动态数据库的精准控辍保学;推进乡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保障村医队伍;出台全区房屋安全统一评定标准,采用代建方式加快危改进度;采取统筹整合资金,配备消毒设施解决饮水难题。

  三、聚焦短板难点,打好重点领域“攻坚战”。推进电商扶贫行动,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社会治理,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完善粤桂扶贫协作对接机制。

  四、聚焦关键环节,打好扶贫队伍和对象“思想战”。全面推进思想扶贫攻坚行动,引导群众互学、互帮、互比;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五、聚焦存在问题,打好整改“歼灭战”。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各级考核、督导、审计发现的问题抓好整改,把存在问题以“点球”形式定点反馈给县乡村落实,做到“户清零、村清零、事清零”。

  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就业脱贫

  自治区政协常委,百色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陈丽华

  近年来,百色市政协开展了“党建引领·就业扶贫行动”,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坚持转变思想促就业。充分利用政协人才优势,开办“扶贫夜校”,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扶贫观干事观,激发出自主发展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切实做到扶智扶志。

  二、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促就业。结合主题教育,探索打造“党员委员引领—企业委员打造—贫困群众行动”的扶贫产业发展模式,重点选择一定数量的党员委员、企业委员,因地制宜并创造条件带领贫困群众在当地或易地发展产业。

  三、坚持强化技能培训促就业。根据贫困人口自身情况,进行分类列组,有针对性地组织贫困群众到技能岗位进行培训,以有效提高贫困户劳动技能,促进贫困群众特别是易地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四、坚持设立政策性岗位促就业。要在委员企业设立党组织,引导企业和合作社设立“就业扶贫车间”。各级政协组织调研,结合实际,建议出台贫困劳动力就业岗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系列就业稳岗政策,鼓励企业稳定聘用贫困劳动力。

  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保障小额信贷精准扶贫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

  为防范小额信贷使用不合理、发放不合规、风险管理不到位的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一、将小额信贷工作融入宏观金融政策体系。可由专门的金融社会企业、公益性小贷机构等负责金融扶贫工作,在发展初期给予适当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保本微利和可持续运营发展。

  二、营造防范化解风险的良好环境。应确保政策的连续性,对已获得小额信贷的清退户、脱贫户,明确在原有贷款期限内,继续执行原贷款合同,享受贴息、风险补偿。

  三、建立保险公司参与的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入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贷款保证保险、优势特色产业保险等组合灵活、缴费低、运作成本低的保险产品,提高综保能力。

  四、建立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金融部门要加强对小额贷款潜在风险监测,会同扶贫部门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机制,做好防范应对预案。

  五、落实好防范化解风险的主体责任。承贷银行要把好贷前调查关、贷中审查关、贷后管理关,确保贷款资金真正用于贫困户发展生产或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

  当好扶贫一线干部的领路人、知心人、铺路人和宣讲人

  农工党广西区委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期,既要依靠广大基层扶贫干部来攻城拔寨,也要更加关爱和保护基层一线扶贫干部。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当好思想减负减压的“领路人”。结合主题教育,促使广大扶贫干部牢记初心和使命。扎实开展扶贫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帮助扶贫一线干部减负减压。

  二、当好日常关心关爱的“知心人”。建立领导干部与扶贫一线干部定期谈话制度,为扶贫干部加油鼓劲,尽最大可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建立健全扶贫英烈及其家属常态化关怀机制,设立脱贫攻坚关爱救助基金。

  三、当好干部成长成才的“铺路人”。要优化基层干部晋升机制,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晋升激励制度,发挥组织工作的正向激励作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基层干部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四、当好优秀干部事迹的“宣讲人”。大力弘扬崇尚实干、不惧牺牲的奋斗精神,要讲活身边的扶贫故事,使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深感受到信仰之魂、理想之光和奋斗之艰,致敬英烈、传承初心,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让伟大的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聚焦产业发展精准发力实现深度贫困地区稳定脱贫

  自治区政协常委,河池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黎丽

  针对当前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围绕市场需求,主攻扶贫特色产业。完善产业扶贫规划,建立产业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帮扶到村到户到人。

  二、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联建产业基地,创建扶贫产业园。

  三、加大资金支持,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加快改革涉农资金管理使用机制,深入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

  四、加强品牌培育,促进产销对接。打造一批“桂字号”高端农产品品牌,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强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冷链物流设施。

  五、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六、强化扶智扶志,激活内生动力。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

  实事求是办好贫困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民建广西区委

  为顺利打赢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提出以下建议:

  一、因地制宜地将部分贫困地区初中学校“上浮”到县城,确保办学质量。对于有能力办好初中的乡镇,应当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升其教学管理质量。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建议尽量将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办学集中“上浮”到县城,给予贫困家庭初中学生交通费、生活费补助,减轻贫困家庭负担。

  二、把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改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寄宿制学校”,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建议鼓励、支持和引导各地市县建设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寄宿制学校,提供全寄宿服务,方便“留守儿童”随父母在务工地就近入学,既得到父母照顾,解决成长问题,又享受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解决成才问题。

  三、实事求是办好职业教育,助力贫困家庭“拔穷根”。牢固树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思想,加快发展贫困地区职业教育,优化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加快建成一批支撑脱贫攻坚和产业升级的优质职业教育学校,构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

  龙头企业主动参与产业扶贫实现“富民又富企”双赢发展

  自治区政协常委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定寿

  就进一步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扶贫引领作用,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扶贫要“六结合”。要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消费扶贫相结合、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与就业扶贫相结合。

  二、龙头企业要扶真贫真扶贫。龙头企业要积极主动参与到产业扶贫中,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带着农民赚,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企业和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政府部门要积极为扶贫龙头企业排扰解难。要营造“清、亲”政商关系,为企业创造更好发展条件。

  四、因地制宜选准扶贫项目。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要结合自身优势,合理确定产业开发强度,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延长产业链价值链。

  五、金融部门要分类施策。对实施产业扶贫企业,金融部门要创新普惠金融措施,在金融政策支持上分类施策、精准施策,既能管控风险,又能给予企业及时的金融信贷支持,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加快发展农业新业态持续推进产业扶贫

  致公党广西区委

  培育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明确要求。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业态类型,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发掘现有业态的深度和广度,积极探索其他类型的新业态,大力发展如依托青山绿水的康养农业、超市农业、会展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等。

  二、政府合理规划,做强优势新业态。扩大已形成的农业产业圈的辐射范围,把产业链条中的不同环节分散到不同地区,引入乡村旅游、特色工艺品生产、特色食品加工等项目,强化优势新业态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

  三、促进产业融合,强化政策支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升级。扩大财政支持涉农企业、专业化组织,对农业新业态实行税收优惠。

  四、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保障体系。建设农业新业态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健全信息流通机制,就地培养数量众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五、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加大农业新业态项目的宣传和营销力度,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创建品牌体系,科学规划品牌发展战略,加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创新与保护。

  C鉴“他山之石”谋发展之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为学习借鉴兄弟省在推进实施“深度贫困地区政策落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自治区政协专题调研组,于今年5月中旬赴甘肃省学习考察。考察期间,调研组听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等“两州一县”有关部门情况介绍,与甘肃省相关部门就“两州一县”政策落地,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进行了交流,并实地考察了“两州一县”有关产业园区和相关企业产业。

  调研组建议,学习甘肃经验,广西要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优先供给政策,优先安排资金,优先布局项目;建立省级领导干部包抓深度贫困县制度,集中优势兵力,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用足用活用好各类扶贫政策,助力精准扶贫迈上新台阶,最大限度地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框架内进行交易政策;用好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机遇,积极引入和培育符合上市或挂牌条件的优质企业;落实、落细、落小脱贫举措,真正帮扶到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上,最大限度让精准扶贫户得到实惠。

  学习甘肃经验,广西要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打造规模化现代化农业产业,形成产业链,以产业发展红利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激发脱贫内生动能,由“要我脱贫”变为“我要脱贫”。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夏影影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