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5日,黄洛瑶寨街景。黄勇丹/摄
2001年黄洛瑶寨村貌。 黄流军/摄
“一梳长发黑又亮,梳妆打扮为情郎。二梳长发粗又亮,夫妻恩爱情意长……”8月25日,记者走进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伴随着瑶族歌曲《长发谣》,瑶族大嫂们在长鼓声中欢快地跳起舞,让中外游客如痴如醉。
黄洛瑶寨是金江村的一个自然屯,共82户348人,是瑶族同胞聚居的民族村寨。这里的妇女自古有蓄长发的传统,全寨头发长达1米以上的有70多人,号称“天下第一长发村”。
“黄洛有三怪:头发当草帽戴,手镯当耳环戴,衣服全是丝线带。这个‘三怪’,现在变成了致富‘三宝’。”黄洛瑶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潘继凤说,多亏了旅游扶贫的好政策,黄洛的瑶族群众通过旅游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据了解,黄洛瑶寨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着力打好少数民族风情牌,推出瑶族歌舞、长发梳妆展示、瑶家手工制品等,不断丰富游客体验。
“种田种地为大本,哪有唱歌来养家?田地丢荒没人种,无颜面对爹和妈。”这是当地曾经流传的一首山歌。
“现在唱歌跳舞不但可以养家,还可以发家致富。”村民潘红妹说,村里的长发女子几乎都加入了歌舞队,每人演出一场获得报酬15元。2018年该屯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旅游歌舞表演收入500余万元,销售工艺品收入200余万元,每户歌舞表演分红2万元左右。
此外,头巾、腰带、耳环等配饰的出售和整套服装的出租、出售,每户一年也有数万元收入。就连传统的长发洗护产品,在全国也有了100多家加盟店。寨子里有30多户村民经营“农家乐”,一年至少有20多万元的收入。
“龙胜上来一条河,最苦最穷是黄洛。红薯捞着糙米煮,好比蚊虫扒树脚。”潘红妹感叹,十几年前,龙脊梯田景区还没开发时,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黄洛瑶寨的村民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偶尔有游客去梯田,要从黄洛步行爬山1个多小时。瑶寨妇女靠帮游客背包上山挣点微薄的辛苦费。
龙脊梯田开发以后,游客开始多了,尤其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把旅游作为脱贫攻坚重要抓手,依托黄洛瑶寨的民族文化底蕴精准施策,举办“三月三”长发节,筹建长发博物馆,开发长发民俗文化。目前,全村“农家乐”已有50多户,从事导游人数约140人。
“精准扶贫彻底改变了黄洛瑶寨的面貌,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都大大提升了。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意识越来越强。”桂林市委办公室派驻金江村第一书记张斌说。
“旅游扶贫好处多,唱歌跳舞好快活。赚了美元赚港币,道路越走越宽阔。”谈起旅游扶贫带来的变化,潘红妹开心地唱起了山歌。
记者微评
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越和民俗文化独特的特点,黄洛瑶寨将扶贫与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路子,使得瑶族文化大放异彩,同时也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记者在采访中充分感受到,极大地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的瑶族同胞,感恩党、感恩祖国,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坚定了。(记者/巫美桥红 通讯员/黄勇丹 原文编辑/梁菡)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聚焦脱贫攻坚组织“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筹备情况以及河池市“庆丰收·促脱贫”系列活动。 【详细】
70年来广西交通发展成就斐然 立体交通助推八桂腾飞
9月12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广西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区交通运输行业在交通投资、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民航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水运事业等方面取得了令人 【详细】
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 奋力建设壮美广西——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负责人就《关于聚焦服务壮美广西建设 推进基层党建“提质聚力”的意见》等6个文件答记者问
近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聚焦服务壮美广西建设推进基层党建“提质聚力”的意见》等6个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的文件。这是我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聚焦服务壮美广西建设,推动解决 【详细】
广西交投在香港成功发行3亿美元债券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刚刚设立之际和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9月10日,广西交通投资集团在香港成功发行3年期3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债券。这是该集团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境外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国际资本市场在促投资、稳增长方面作用的新举措。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