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讯(董晓花)南宁市产业扶贫紧紧围绕“大力培育扶贫产业,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积极实施“以奖代补”产业等政策,大力发展县级“5+2”个特色产业、贫困村“3+1”个特色产业。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原则,精心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致富带头人,有效推进全市产业扶贫可持续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重投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2015-2019年,南宁市共统筹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85亿元,培育支持产业扶贫发展,包括“以奖代补”产业发展资金、特色产业示范园建设资金、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资金等。积极推进特色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2018-2019年共投入2.435亿元,到今年底实现全市421个贫困村示范园全覆盖,重点扶持桑蚕、晚熟柑橘、香樟、家禽、草食动物五大产业,主要提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积极整合相关部门预算专项资金,要求每年涉农资金安排50%以上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如2016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统筹安排资金3.35亿元,市科技局安排产业扶贫科技项目3519万元。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制定“5+2”个特色产业和贫困村“3+1”个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以奖代补”产业发展计划,重点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市共选择了52个特色产业,一些产业颇具地方特色,如马山县的里当鸡、金银花、黑山羊、旱藕,隆安县的火龙果、中药材、蕉类,武鸣区的沃柑,横县的甜糯玉米、食用菌,西乡塘区的瓜类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壮大,优质稻219.21万亩、糖料蔗109.4万亩、柑橘47.18万亩、桑园面积40.27万亩(蚕茧产量4.55万吨)、甜糯玉米8.84万亩、火龙果7.37万亩、金银花4.5万亩、中药村4.4万亩;出栏鸡8389.41万羽、鸭209.49万羽。
强推进,发挥产业扶贫示范园带贫作用
自2018年以来,南宁市连续两年投入2.4亿元在全市421个贫困村每个村至少建设一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实现了全市贫困村示范园全覆盖,重点发展香樟、晚熟柑橘、桑蚕、家禽、草食动物五大优势产业。一是多模式强化产业园示范带动。通过一年多来的实施创建贫困村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园,探索发展出了多种建设模式,取得了扎实的建设效果。如隆安县火龙果种植的的“公司+村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横县茉莉花、木瓜等产业的“专业合作社+村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创业(致富)带头人+村民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等等。二是利益联结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产业扶贫发展新模式,把产业扶贫示范园建设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扶贫示范园和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村委、贫困户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贫困村持续稳定的脱贫能力。三是保增收,促脱贫。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增收模式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参股等方式直接获得收益。通过就地务工可以让贫困户务工不出村,转化为新农民、新农工,过上新生活,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截止目前,全市2018年示范园建设基本完成,带动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807.8万元,带动贫困户数15081户,贫困人口57786人,2019年示范园已全面推进建设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贫困村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促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
整合资源,推进种养业、旅游业、农村电商、林下经济、扶贫车间与产业扶贫紧密结合。如马山县打造了“体旅联姻”模式,连续承办三届中国—东盟山地(生态)马拉松系列赛、两届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攀岩精英挑战赛、攀岩大师赛等重大赛事节会;2018年,南宁市新增星级乡村旅游区24家,新增星级农家乐21家,新增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8家。大力实施“互联网+”扶贫工程,全市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7个,农村电商产业园6个,完成村级服务点超2200个,其中贫困村站点486个,90%以上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覆盖。
为促进扶贫产业的产销对接,相继出台了《南宁市促进贫困县(区)农特产品销售工作方案》《南宁市促进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实施方案》《南宁市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积极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商超活动,通过积极组织电商企业收购贫困地区农产品,引导组织龙头企业、村民合作社与各大商超对接,开设贫困村农特产品专栏,组织单位、学校食堂积极采购贫困村农副产品,强化农产品上行能力,带动贫困村产业发展。举办南宁-茂名产业扶贫招商引资暨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共签约12个项目(投资类项目3个、购销类项目9个),签约资金额度近2.07亿元
抓培训,不断提高发展内生动力
紧紧围绕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一是连续三年开展产业扶贫春季大培训工作,培训贫困户11.21万人次;2019年至今共举办培训班748期,培训贫困户13952户。二是科技特派员深入村屯开展科技服务5048人次,实地开展技术培训1626场次,培训农户5.4万人次。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各县区已确定了2818名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服务次数25318次。三是2018年全市共举办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25期,培训1692人,带动12759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今年5月,与茂名市农业局联合在上林、马山、隆安举办2019年南宁市产业扶贫技术培训班,培训示范园负责人、第一书记、村干部、贫困户等600多人,为全市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勇探索,积极打造产业扶贫新模式
大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工作。经过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产业扶贫部门的积极探索和打造,形成了邕宁“1+N”产业发展模式,每个村选定1个特色主导产业,2个以上特色辅助产业,并相应成立互助会,由带动能力强、威望高的致富能手担任互助会理事长,整合特色种养业资源,带动农户实现抱团式发展;马山县形成“土地租金+劳力薪金+旅游公司股金分红”的“小都百模式”;广西富凤农牧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标准化产业扶贫养殖模式;上林县引进广西山水牛公司以“龙头企业+党支部+金融+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武鸣区忠党村“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发展香米产业模式等等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截至目前,全市贫困户发展“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了91.48%,上林、隆安、马山、邕宁等9个县区特色产业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今年91个预脱贫村中,有90个村产业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10个奋斗脱贫摘帽村中有8个村产业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市所有贫困村均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产业示范基地(园)覆盖,全市421个贫困村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131个,示范带动3.15万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已脱贫户和今年预脱贫户均有1项以上增收产业或1门以上增收技能。全市所有贫困村均培育有3-5名致富带头人。严格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完成聘请2818名产业指导员,已实现所有贫困村全覆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宾阳县:创新用活“党建+”产业发展齐开花
近年来,宾阳县大桥镇党委政府围绕全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贫困,以点带面、超前谋划,通过创新用活“党建+”,促进了所辖17个村(居)委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开花,树立了镇、村两级党组织聚力脱贫攻坚的标杆。 【详细】
柳城县:桑蚕产业带动整村脱贫
“前段时间刚卖一批蚕茧,赚了3400多元,剩下半个月争取养好最后一批蚕。”柳城县凤山镇对河村塘进屯脱贫户余永平一边喂蚕一边说。 【详细】
广西拟新建7条高速公路 南宁至大新将“拉近”至108公里
10月15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对岑溪(粤桂界)至大新公路(南宁至大新段)等7个高速公路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网上公示。根据公示内容,广西拟新建7条高速公路。其中,途径南宁的有岑溪(粤桂界)至大新公路(南宁至大新段)以及上林至横县公路两个项目。途经上林县、宾阳县 【详细】
鹿心社: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 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10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受中共中央组织部委托,10月15日,自治区党委在南宁举行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颁授仪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追授决定,深切缅怀黄文秀同志的 【详细】
广西县促会、乡村产业联合会召开芦仙山项目专家咨询会
2019年10月11日下午,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联合会在自治区发改委培训中心召开“南宁芦仙山森林康养基地项目专家咨询会”,会议邀请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高级工程师甘廷炎、自治区工程咨询中心副主任吕林、自治区发改委重大项目处主任周晓峰、自治区专家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