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柳州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这一地方性实体法规的实施,对于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柳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柳州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村落数量较多,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有28个,列入自治区级传统村落名录的有36个。传统村落建筑主要聚集在三江和融水两自治县,传统建筑主要以木质结构为主,保存难度大。
鉴于这一状况,从提高传统村落保护效率的角度出发,该《条例》提出了分级、分区、分类保护,这也是柳州的亮点措施。一是根据特色类型、风貌完整程度、活态传承程度、村民保护意愿、地理条件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区分重点保护、优先保护的传统村落,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倾斜,实行分级保护;二是将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划分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分别对“三区”的建设行为、风貌特征、管控要求设置不同层次的保护要求,实行分区保护;三是在传统建筑基础上划分重点,实行分类保护,并在普查登记、挂牌保护、改造、修缮等方面提出针对性要求,实现对重点保护传统建筑进行原物、原貌、风貌三个不同层次的保护。
据悉,该《条例》是柳州第三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前两部分别为2017年8月1日起施行的《柳州市莲花山保护条例》、201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柳州市城市绿化条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融安县:一技握在手 奔着小康走
1月8日晚,2020年柳州传统螺蛳粉制作融安培训班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老乡家园融城移民小区举办。来自该县40多名搬迁群众参加培训。培训班围绕螺蛳粉主辅料选用、粉汤制作以及螺蛳粉饮食文化知识等内容开展培训,旨在帮助搬迁户解决搬迁后的生活和就业难题,确保搬迁贫困 【详细】
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巴马举行
11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国际论坛”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举行,此次论坛规格高、规模大、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取得良好效应,进一步提升了广西传统医药健康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详细】
广西延伸“一根甘蔗”附加值 加速传统“甜蜜产业”转化升级
中国最大蔗糖生产省区广西正推进“一根甘蔗价值工程”,围绕甘蔗浓缩汁、液体糖、酵母、绿色餐具等高附加值产品,做长做强食糖全产业链,加快传统蔗糖产业向生物基化工、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转化升级。 【详细】
广西融水苗族村寨传统民俗引游客
国庆长假期间,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双龙沟景区梦呜苗寨举办篝火晚会、吹芦笙、跳踩蹚舞等系列民族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各地举行多彩民俗活动,欢度节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