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骆怡 白玉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在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笛口村的水稻种植基地,村民罗太卓正为自家水稻田补秧。他种植有7亩水稻,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

  据了解,笛口村盛产富硒大米,今年村里建立一个农产品加工厂,罗太卓把今年的早稻全部卖给加工厂。卖得顺畅,价格也公道,这让罗太卓坚定继续种粮的决心。

  在加工厂的富硒大米生产线上,碾米、装袋、封口、真空压缩等各道工序都有忙碌的身影。该加工厂于今年2月启动生产,由笛口村村民合作社经营,进行富硒大米、淮山粉条、葛根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销售。

  加工厂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发展富硒水稻、粉葛等种植产业,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以及农产品回收等服务。今年疫情期间,加工厂通过回购帮助农户销售淮山2.5万公斤,优质稻10余万公斤。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该合作社产品销售额达200万元。

  笛口村农产品加工厂是贺州市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扶贫产业的缩影。近年来,该市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下功夫,引导扶贫龙头企业带领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发展产业,并采取订单生产、土地流转、股份合作、产销对接等方式,整合农村零散的种养产业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竞争力,带动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增加收入。

  目前,贺州281个贫困村共有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基地)600多个,带动贫困户1.8万多户;全市共创建341家扶贫车间,带动就业贫困人口1.98万人。该市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7万多户,覆盖率从2016年的60%提升至目前的93.89%,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李华新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