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砂仁不需要花钱施肥,锄一下草就可以了,全乡砂仁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每亩年产值约4000元,采用‘公司+农户’的合作社模式,村民负责种采,我们负责购销,乡亲们每年都有一笔稳定收入。”对着半屋子的砂仁,宁明县峙浪乡砂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伟告诉记者。来自崇左市产业开发专责小组的数据显示,类似砂仁专业合作社的经济组织,目前在崇左市已建成4571个,遍及300多个贫困村。
崇左市4个贫困县此前已全部脱贫摘帽,如何让乡亲们脱贫后仍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成了各方关注的重点。今年以来崇左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发挥产业专业优势,为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也为群众脱贫奔小康创造后续动能。
“我家种了30亩砂仁,加入砂仁专业合作社后,合作社负责销售,砂仁不愁销路,如今我家年收入几万元,已顺利脱贫。”说起合作社,宁明县峙浪乡派台村派台屯村民黎佩荣说。
产业合作,通过专业运营,带动村民或贫困户增收。苏伟祖辈在砂仁产业中摸爬滚打数十年,对砂仁的价格涨跌趋势、产业需求变化有较深的了解和理解。而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像苏伟这样熟悉某个行业、并充分参与产业扶贫的专业人士为数不少。
被誉为峙浪乡致富带头人的郑军伟,具有10多年的养殖经验,经历过猪肉价格的涨跌和各种意外风险冲击,这一次,他充分发挥自己在养殖业的经验积累,成立一家占地300亩的种养公司,吸纳附近乡镇的贫困户参与公司项目并享受公司发展红利,已连续两年按8%的收益率给贫困户分红。“在公司今后的发展中,我们继续敞开大门欢迎村民加入,让村民每年都有固定收入。”郑军伟向记者描绘未来发展路径。
崇左市聚合各方力量,构建扶贫产业多点开花的布局,发展种养农业、特色经济林产业、边境互市商贸、农村电商、区域龙头工业企业等扶贫产业,特别是在工业产业发展方面,崇左市9家企业获评广西贫困地区工业龙头企业称号,占全区榜单的17%,名列前茅。
产业合作,振兴的是区域经济,凝聚的是各方民心。下一步,崇左市将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带动作用,加强对专业合作社的引导指导,提升合作社自身发展能力,为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更多渠道和机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浦北县:“四举措”做优做强水果“甜蜜”产业 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为大力实施优质水果提升工程,浦北县加大果业政策扶持,支持水果品牌建设,拓展水果销售渠道,推动水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果业增效、果农以及贫困户增收,让果香溢满脱贫致富路。 【详细】
融安县:投入600万元扶持中草药产业
目前,罗汉果、灵芝、金丝皇菊、青蒿、黑老虎等中草药成了带动融安县贫困地区农民脱贫增收的致富宝,中草药种植面积约1.6万亩,发放以奖代补产业扶贫资金600多万元,受益农户1.5万户。 【详细】
环江县:积极打造特色水果产业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深入推进 “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围绕“高、果、游、园”的工作思路,积极抢抓发展机遇,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水果产业发展之路。 【详细】
灌阳县: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启用
8月28日,灌阳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启用仪式在该县文市镇石材产业园举行。该产业园由67个贫困村民合作社、1个社区整合扶贫资金4070万元,与企业合作投资建设。 【详细】
昭平县:以奖代补 产业兴旺
昭平县积极落实产业奖补政策,巩固脱贫成果。上半年,全县发放产业奖补资金3700多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