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3月05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地方“两会”中的“都市圈”亮眼

  郑州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好“1+4”郑州大都市区交通构建工程,完善郑州与周边地市“3+3+4”快速交通系统。

  郑州大都市区(圈),包括郑州市域、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四市中心城区和巩义市、武陟县、原阳县、新乡县、尉氏县、长葛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青岛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青岛都市圈,强化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深化与沿黄海、环渤海城市的交流合作。对此,青岛附近的城市潍坊,给出了回应“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青潍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基础设施联通连接水平。”

  南昌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南昌都市圈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推动城市品质和功能的全面提。编制大南昌都市圈“1+5”发展规划,出台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政策措施。

  长春市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推动长吉一体化,共建“长吉大都市区”。推进长春公主岭同城化,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安徽省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合肥都市圈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

  (综合《河南商报》《安徽日报》《青岛晚报》《第一财经》等)

  关注

  “现代都市圈”发展目标确立

  为适应各地加快都市圈建设需要,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2年,中国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并要求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意见》指出,到2022年,都市圈的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大幅提高,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加完善,梯次形成若干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

  现在很多城市在建设都市圈时强调了同城发展。同城发展意味着两个城市相当于一个城市,这在很多城市做的效果好,比如西安地铁修到了咸阳,广州地铁修到了佛山,大量的居民在一个城市居住,在另外一个城市上班,此成为常态。

  暨南大学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覃成林教授指出,各地建设都市圈是对于当地区域发展有很好的带动作用。都市圈是围绕某一个中心城市来形成,这个城市可以是区域的中心城市,可以是跨省的几个城市来形成,“比如像兰州、银川、西宁这样的省会城市,可以联合周边的一些地级市,比如天水张掖,来规划建设都市圈。”

  中国社科院城市所研究员牛凤瑞认可小城市也可搞都市圈的思路。他认为,都市圈有大有小,有着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规模。比如像以北京为中心的都市圈它包括京津唐保这么一个范围,有全国影响力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都市圈也是如此。以银川为中心的都市圈可能指黄河河套地区,它的影响范围就比较小,人员聚集、资源聚集能力比较弱,它的影响力是区域性的。(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地方看点

  跨省都市圈的“南京牌”

  今年初印发的《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充分发挥江北新区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快速交通网络建设、资源环境保障、产业分工合作、区域合作机制创新等关键领域,实现与马鞍山、滁州等都市圈城市优势互补、联动发展。滁州主要领导认为,滁州参与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最优的路径是推进与南京同城化;马鞍山主要领导也表示,全面融入长三角,重点在打好“南京牌”。“小圈”各扬所长,再“以小融大”,做好长三角“大圈”的更高质量一体化。

  服务“跨省上班族”

  从南京南站到滁州站,高铁只需18分钟;从南京南站到马鞍山东站,高铁最快仅17分钟。不得不说,比从南京到江苏省内大多数城市所花的时间,甚至比南京市内的通勤时间都要短。早高峰时在马鞍山与滁州的站台看看,“跨省上班族”并不稀奇。曾几何时,马鞍山东站开行动车组列车已增至30对(含高峰线9对),但相关部门数据显示,早上高峰时段的7时到8时,马鞍山旅客依然“一票难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鞍山方面与铁路方面积极商谈,自2018年4月10日起,增开1列马鞍山东站始发、南京南站为终点站的动车组列车。细心的人会发现,每周周一至周五,增开这班车于7时10分发出,7时28分到达,为16辆大编组动车组,定员1015人,几乎天天满载,某种程度上成了“跨省上班族”专列。

  省界上“大动脉”通了,“毛细血管”不应忽视。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紧挨着,公交车正跨过省界。从2017年4月起,就有始发于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的公交611路,终点站从南京永宁街道的西葛公交站延伸至位于滁州的宁滁换乘中心,解决了宁滁交界处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今的长三角,跨省公交车与打破行政边界的换乘中心越来越多。

  做好“产业发展的配角”

  一个“圈子”里,发展要协同。采访中一位企业家说,滁州、马鞍山与南京之间,就是“鱼帮水、水帮鱼”。还有人说,这里是“南京的位置,安徽的成本”。

  与南京江北新区仅隔一条滁河相望的滁州来安县汊河经济开发区有200余家企业,大约六成来自南京。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尤为典型,这里因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仅10多公里路程,吸引了南京浦镇车辆及长三角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扎堆入驻。目前,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的轨道装备企业已达110余家,在轨道交通装备七大构件168个主要产品中,这里可生产100个左右。滁州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是苏州工业园“园区经验”走出江苏的首个合作共建的项目。产业园内的安徽胜华波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的总部,位于享有“中国汽摩配之都”称号的浙江省瑞安市,客户基本覆盖了国内汽车自主品牌。(摘自《解放日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