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3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吴芳 谢勇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由吸引民间资本建起的原浦北桂合丝厂,经过数年的发展壮大完成前期积累后,现在已以“广西桂合缫丝总厂”开始了新一轮发展,目前,该厂10条生产线的扩建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同时,以此为中心接纳江浙等地缫丝产业转移的计划已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下启动,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丝绸业已渐成浦北的朝阳产业。 

    这仅仅是浦北民营企业迅速改变县域大工业成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浦北坚持在思想上“放开”、在工作上“放手”、在政策上“放宽”、在机制上“放活”,积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促进了全市民营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近年来,浦北县强力打造“一带两区七镇”工业发展平台,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优化工业布局,充分发挥南北公路沿线乡镇交通比较发达、城镇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条件,大力招商引资,放开胸怀接纳民营企业,以构建南北公路沿线工业经济带。这些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基本上以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进驻为主。泉水镇是一个人口只有2.6万人的小镇,从1999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广东、北海等地的民营工业企业17家,财政税收从不到250万元提高到2003年的1200多万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浦北县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型经济,逐步对国有企业采取拍卖的方式出让产权,国有资本全部退出,鼓励、吸收民间资本实行民营改造,组建成新的民营工业企业,在使那些闲置、沉淀的国有资产发挥效益的同时,也为民营企业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去年,该县张黄糖厂完成了产权改革,县酒厂、瓷器厂和轻机厂进入了钦州市产权交易会进行产权交易。通过主动吸纳广东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扶持本地经济能人,搞活国有和集体企业,培育市场主体,创办了上规模企业50多家,新增税收5000多万元,解决劳动就业3万多人。 

    在积极引导和市场规律的整合下,浦北县民营企业迅速崛起,成为县域经济一支举足轻重的新生力量。目前,浦北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产值7.53亿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