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3日 来源:来宾政府网 作者:覃燕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04年,象州县按照“稳粮蔗”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强化对甘蔗生产的支持力度,突出重点,抓挖掘甘蔗生产的增收潜力,着力抓好“吨糖田”建设。2004年12月中旬,该县对33个甘蔗“吨糖田”示范样板点进行评估验收,通过测产和估产,全县5.63万亩“吨糖田”达标(亩产在7.5吨以上,比全县甘蔗平均亩产高3.46吨),增产19.48万吨,增加产值3798.6万元。该县的主要措施包括:
 
    (一)以甘蔗优良品种促动。种植高产高糖良种蔗是搞好“吨糖田”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该县的做法:一是由县农业局、县农发办在百丈乡新寨村民委建立“十五”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蔗生产基地,加快推动甘蔗良种化进程。二是在稳定已有良种蔗面积基础上,从北海、南宁等地调回新台糖26、27号,桂糖94/116、桂糖94/119等新品种在各乡镇推广。
 
    (二)以科技服务驱动。首先,采取请进来形式邀请甘蔗专家进行技术培训。4月27日,邀请广西甘蔗研究所有关专家莅临该县授课,对全县各级技术员约100人进行《国内外蔗糖产销状况及前瞻》、《甘蔗良种良法高效现代种植技术》、《甘蔗病虫害防治问题》、《甘蔗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及使用》等技术培训。其次,县、乡认真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工作。由县糖办、制糖公司、镇(乡)甘蔗站抓好村屯干部、蔗管员及蔗农的技术培训工作,在每个镇(乡)举办5—10期的甘蔗栽培管理技术培训班。县糖办在4月份便启动了甘蔗生产宣传车,在圩日下到各镇(乡)巡回地宣传《甘蔗田间管理技术措施》《冬、春植蔗栽培技术要点》、《甘蔗新良种简介》、《宿根蔗栽培技术要点》,《吨糖田栽培技术要点》等,并印发相关技术资料送给各镇(乡)、村屯和农户中。再次,派出技术干部深入村屯农户、田间地头,抓好现场技术指导,传授技术规程。据统计,各镇(乡)举办甘蔗技术培训49期,参加9773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830份。
 
    (三)以周到的田间管理推动。该县在4月初即召开甘蔗田间管理工作会,提早部署甘蔗田间管理的各项工作。由于管理及时到位,6月底前该县已全面完成甘蔗大培土工作,使甘蔗能充分利用7、8、9月份的“黄金”生长季节,提高甘蔗单产。同时,该县切实做好推广蔗地机械深耕、基肥足施深施、化肥配方施肥、蔗叶还田、地膜覆盖、化学除草及病虫防治等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实施“吨糖田”达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以示范样板点带动。为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该县建立146个“吨糖田”点(片),其中示范样板点33个,设立标牌,标明面积、产量目标、技术措施及负责人等,并建立县四家班子领导、县糖办、两家制糖公司及各镇(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联系“吨糖田”示范片的机制,县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500亩以上“吨糖田”样板面积,县糖办、两家制糖公司、各镇(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每人联系300亩以上“吨糖田”样板面积。通过建立示范样板点,以点带面,有效带动全县甘蔗“吨糖田”的建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