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市已成为广西最大桑蚕基地。1月12日,宜州市委书记韦国文兴奋地告诉记者,桑蚕生产已成为宜州市50万农民增收的新亮点,2004年桑园面积达9534公顷,全市农民养蚕收入3.57亿元,人均收入714元,比上年增长92%,蚕农人均收入1190元,收入两万元以上有3000多户。
宜州市把桑蚕业作为农民增收和全市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性文件,鼓励、扶持桑蚕业生产,规定连片种植一定面积,市财政每亩给予一定的补助,还给予蚕农小额信贷,建蚕房可按临时用地办手续等,调动了积极性。
2004年,该市养蚕7.08万户30万人,占农村人口70%,种桑9534公顷,饲养蚕种60.2万张,比上年增加18.8万张,产鲜茧2.1万吨,比上年增加6900吨,增长48.9%。
该市这两年来提出了“向科技要蚕,向良种要桑”的口号。去年,该市先后举办桑蚕培训班43期,培训蚕农4600多人,无偿发放养蚕技术资料4900多份,并大力推广良种桑树,种植良种桑达99%,大养“桂蚕一号、二号”优良蚕种和推广方格簇、小蚕共育、简易大棚养蚕、省力化蚕台饲养等先进养蚕技术。有的农户还摸索出了木炭、空调取暖加温法,每年养蚕从以前只养7批增加到12批。
由于科学种桑养蚕,平均亩桑蚕产量和单张蚕种产蚕量比2003年增加5.4公斤和1.6公斤,仅此一项就给蚕农增加收入2780.8万元。
为保证流通顺畅,该市在全区率先放开干茧流通市场,允许具备条件、符合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鲜茧收购、烘烤。全市涌现出20多家蚕茧公司,160多个蚕茧烤房。该市还筹措资金购买设备,建成两家缫丝厂,还引来嘉联、茂源、廖燕3家蚕丝企业;解决了销路问题,并使产品畅销到江苏、浙江、四川等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