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24日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一年多前,田林县潞城乡营盘村平吉屯16户人家的老屋被推土机推倒了,因为他们住的地方被列入田林县小康示范村一期规划中。 

  按照规划,他们将来可以住进统一规划的小洋楼。然而事隔一年多后,这16户人家仅有3户搬进了新房,还有2户在建,其他11户村民,有的寄宿在亲戚家,有的住在废弃的加油站里,有的则在平吉河旁边搭建简陋的木棚。为什么小康示范村的村民却住进了木棚呢? 

  “示范村”只建了地基 

  营盘村平吉屯距离广西通往贵州的省级公路不过数百米。1月18日上午,在平吉屯村民黄江乐、黄培坚、云楠等村民的指引下,记者看到了他们几家打的地基:有的在地基上砌上了几行砖,有的只有光秃秃的地基,上面长满了杂草。 

  从村民们的口中,记者了解到,目前没有建房的11户人家,有将近一半住在屯口那座废弃的加油站职工宿舍内,每户住在2至3间每间不超过5平方米的宿舍里,木柴、粮食把房间塞得几乎没有插脚的地方。村民黄江实则住在河边的一间小木棚里,木棚仅有十几平方米,棚内杂乱地堆放着锅灶、水缸、桌凳和粮食。 

  村民们说,除了挤在加油站和木棚里的,其他没有住房的村民几乎长年厚着脸皮在亲戚家“蹭住”。 

  无钱建房 让村民发愁 

  几户村民告诉记者,2003年平吉屯被县政府定为小康示范村,相关负责人向他们保证:政府对这16户村民会进行一定的物资帮扶,并且出面帮助村民协调贷款事宜。 

  村民们着实为这“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高兴不已。2003年10月2日,16户村民的老房子被推倒,每户村民在规划区内得到75平方米的新住址。 

  随后,有关部门还专门租用推土机来帮村民开挖地基,并无偿向他们提供了100多吨水泥以及每户5000块砖。不久,县里提供的块砖和水泥很快用完,部分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出面协调解决贷款事宜,但后来只有少数几户村民拿到了贷款。 

  由于没有钱投入下一步的建设,村民黄江乐只好把半截房子撂在地里,去亲戚家住,云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杂草在自家地基上疯长。村民潘成仙苦着脸说,大家都是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怎么盖房子? 

  潞城乡政府的无奈 

  田林县潞城瑶族乡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在平吉屯建设小康示范村的条件确实不够成熟。他说,营盘村人均年收入不过1000多元,而被选中的16户村民,其中有近一半人家无力承建两层半的楼房。 

  提起平吉屯的小康示范村建设,潞城乡乡长赵锡铮也很无奈。他说,当初有关负责人就对村民说明了原则:政府负责小康示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房主要由村民自建,政府提供一定的物资帮扶,并出面协调贷款事宜。征得16户村民同意后,县里就安排交通局无偿帮助测量,建设局免费做规划图纸,租用挖掘机帮助村民挖地基,还帮扶了100多吨水泥以及每户5000块砖。 

  “可是,村民们对政府的依赖心理太严重了。”赵乡长摇摇头说,有关部门调集了帮扶物资后,通知村民们到县里搬运物资,由于运费自理,很多村民就不愿干。有的村民领回帮扶物资后,连地基都懒得建,让物资闲置着;有的领回物资后不但不建设,反而把水泥卖掉了。另外,贷款也成问题。平吉屯一个村民在10年前借了300元贷款,至今没有偿还。“信用额度太低了,信用合作社不敢给没有财产抵押的村民借贷。”赵乡长最后说。(记者周涓 赵超)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