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31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黄兴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隆安人不但把区内外投资近4个亿的8个项目收入囊中,并且在之后的2个多月的时间内,8个项目全部开工,到位资金占总投资的70%以上。

  隆安县招商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实际到位区内外资金3个多亿,利用外资238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9%。这位负责人说,隆安县资金到位的速度之所以如此之快,得益于隆安县成功的招商经验。据说,隆安县在招商引资中有一句“名言”:“你过来,一定让你赚钱赚个够”。

  正是这句看似简单却让人心动的“名言”,加上隆安县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隆安县委、县政府的办事效率,给客商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一个投资2亿元并且眼看就要落户外地的无尘纸项目,终于落户隆安。
 
  最让隆安人自豪的是,“招商、引商、留商”已成为各有关部门的共识,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县范围内树立了“项目是生命,客商是上帝,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是隆安”的牢固观念。县里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代办中心,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长负责制、一次告知制、责任追究制,营造了规范、透明的法制环境,廉洁、勤政、高效的政务环境,县委、县政府承诺,凡是能当天办的事绝不拖到第二天。为了给外来投资者提供简便、快捷、高效的服务,各职能部门切实转变工作职能,优化招商引资服务工作,简化和规范办事程序,推行“一个窗口,一条龙”服务,为外来投资者提供招商项目概况和有关投资咨询以及外商所需的各种有关信息,代办项目落户等有关手续,包括项目立项、合同、章程的审批,发证、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等,保证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可直接洽谈、签约。

  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隆安县下大力气,基本上杜绝了“三乱”行为,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确保了外来投资者无障碍进来,无障碍得到发展。

  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思路,提高招商引资实效,是隆安吸引外商的又一成功经验。

  首先是在国营浪弯华侨农场设立隆安华侨经济区,依经济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外资。目前,隆安华侨经济区已有深圳市德菲通信器件有限公司、广西科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等10余家外来投资企业落户。也正因为有了外商在园区投资建厂,使华侨经济区形成了一个以商招商的新局面。美基铝业的老板在投资4500万元建铝制品厂的过程中,发现隆安是一个投资的好地方,而且县领导以及各有关部门服务到位,于是主动介绍朋友、同事等50多人到隆安来考察,在美基铝业老板的介绍下,有近10个投资商决定到隆安投资。

  其次是结合全县资源优势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乡镇和有关部门加强征集招商引资项目的工作。通过筛选、论证、立项、包装,新推出招商重点项目12个,常年保持储备招商重点项目25个。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创新招商方式。2004年初,由于受禽流感影响,“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方式受到制约,区内外大型招商经贸活动也纷纷取消的情况下,隆安县采取网上招商、电话传真招商的方式,把最新的招商项目置于隆安网。很快就有数百人次来电咨询,通过传真等索要相关资料1000余份,并有多个项目进行了多次意向性投资洽谈。

  为扩大招商项目的宣传范围,县里积极按照国际国内招商引资的通行做法,编辑印制了《隆安县投资指南》宣传画册10000余册,借助各类宣传媒体,广泛进行了招商宣传。

  另外,隆安县还切实做好外来投资者的综合协调和跟踪服务工作。对外来投资者继续实行了咨询、洽谈、立项、选址、办证等全程追踪服务。采取联谊会、座谈会等形式组织外来投资企业进行交流,广泛听取他们对隆安县投资环境的看法和意见,并对已落户我县的外来投资企业采取定期联系走访制,建立健全了县、乡镇主要领导联系企业制度,积极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县里还组织参与了小分队招商活动。2004年,除了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县里还组织和参与了两广经贸洽谈会,新、马、泰、港招商招展活动及昆明进出口贸易洽谈会,厦门、温州、宁波等投资贸易推介会,并认真抓履约率。力争所有的签约项目都能落到实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