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16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韦永格 龙万伸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浦北县农民增收工作巡礼 

  

  “蕉乡浦北变化多,千家万户买摩托。浦北蕉乡变化大,柏油水泥通天涯。” 

    这是一位到浦北参加全区会议的百色市代表,看到蕉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情不自禁地唱出的山歌。 

    浦北县各级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显著的成绩。2002年至2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分别达到22.97亿元、25.27亿元和28.8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2%、10%和14%;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506元、2664元和2826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6%、6.3%和6.08%,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实现了三年三级跳。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浦北围绕市场抓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该县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县,三年来浦北县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多种作物共作、轮作模式发展,粮食生产向多样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目前,该县的优质稻面积由2002年的42.9万亩发展到2004年的48.4万亩,占稻谷总面积的88%;玉米则从种植本地种逐步向杂交良种化和粮菜兼用型甜玉米发展;积极发展粮菜兼用的马铃薯,2003年冬种马铃薯5.2万亩,从2004年3月初陆续收获上市,总产量8.5万吨,总产值3750万元,仅此一项就实现农民人均纯增收40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淮山、粉葛、剑麻等以其粗生易种、经济价值高而得到中南部片农民的喜爱,成为新的优势产业。泉水镇小蒙屯村委江东村种植淮山50亩,平均亩产3750公斤,亩纯收入达6250元,是水稻产值的好几倍。香蕉、荔枝等水果是该县的传统优势产业,三年来虽然种植总面积不再增加,但是该县通过采取改低创高、优胜劣汰等措施,扩大市场前景好的柑橙、酸梅、威廉斯香蕉、妃子笑荔枝等名优品种种植面积,淘汰柚子、芒果、梨子等不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使水果业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总产量逐年增加,2002—2004年水果总产值分别为6.4亿元、6.63亿元和6.95亿元。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竹芒编织业是浦北县传统产业,该县各级大力扶持培育。龙门镇有7万多人口,这里聚集着海龙、金龙、港龙、颜家等13家编织企业,产值超千万元的就有4家。全镇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编织业,编织工艺品出口日本、美国、澳洲和欧洲,每年从编织业中得到的加工费收入约3000万元。在龙门编织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北通、三合、张黄、樟家、江城的编织业也迅速发展。 目前,全县仅有竹、草、藤、芒编织农产品加工企业283家,直接或间接带动农民就业13万人;全县年产值超500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20多家;农产品加工率由2001年的19.5%提高到2004年的25%左右。 

    浦北县注重农业品牌建设,三年来,浦北县累计成功申报注册了“碧水”牌荔枝、“通天”牌香蕉、“绿万山”牌八角、“龙升”牌红椎菌等农产品商标20多个,增强农产品竞争力。 

  做活劳务输出文章 

    
三年来,浦北县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破口。目前,该县流向广东、浙江省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和区内的南宁、北海等市的农村劳动力达13万多人,年创收6亿多元,农民人均收入700多元。 

    该县以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为契机,建设劳务输出培训基地,成立了农村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农民职业培训基地和18个乡镇、273个村(居)的工作站,形成了涵盖县、镇、村三级的较为完善的劳务培训网络。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17万多人次,参加培训的农民90%实现了转移就业。目前,浦北县有驻县外的建筑公司32个,建筑队183支,水果流通队27支,共吸纳劳务就业4.5万多人,签订了1.8万多人劳务订单。 同时,浦北县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3万多人;强化小城镇的创业服务功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小城镇经商。目前,已有7200多农民到城镇经商创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近两年,浦北县外出劳务回乡创办的企业和经济实体共71家,总投资达280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2000多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