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21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吴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防城港市港口区面对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实际,通过培训更新劳动技能,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的新路子。目前,全区1.5万农民成为工薪阶层,劳务输出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

  “洗脑进城”领工资。过去,农民工因为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找工作难、进厂难。针对农民工就业空间向非农产业和城市领域转移的需求,近年该区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层次和培训主体,帮助农民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现代产业竞争、就业竞争的挑战。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团委、民政、妇联等单位去年举办了8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受培训人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参与就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目前,该区有6320名农民进城务工。企沙镇炮台村张译德由一名打工仔晋升为主管,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工厂,帮助300名老乡进厂做工。

  就近进厂成为工薪族。港口区农村劳动力3.3万人,富余劳动力2.33万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大型企业纷纷落户该区,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扩大了就业机会。去年5月,该区260名农民经过严格考核合格,走进祥兴皮革制品有限公司车间。该厂青年小张逢人便说,农民洗脚上田当工人,潇洒领工资。全区有4500名农民就近进厂,成为新一代的工薪阶层。

  输出一人,带富全家。港口区在帮助农村劳力提高技能的同时,还为农民提供劳动市场供求信息800条,扩大就业门路,稳定劳务输出队伍。光坡镇大龙村徐屋组徐广标学会新技能外出务工,当年就拥有一本5位数的存折,还把3个弟妹都动员外出务工,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