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21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黎攀 苏少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春时节,寒风袭人,常规龙眼树尚处于睡眠状态,可平南县大新镇金山龙眼母本园10多亩龙眼树枝绿叶茂,果满枝头,发出诱人的清香。

  平南县“金山”龙眼冬天挂果啦!这一好消息很快传到了国家农业部。春节前,农业部的专家慕名来到金山龙眼母本园视察。看着一串串在冬季里傲立枝头的龙眼果,专家们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大新镇是广西石硖龙眼的发源地,现在已营造出全国面积最大的石硖龙眼生产基地。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的龙眼产果期都集中在每年的8月,适宜收获期仅20天左右。

  爱好钻研石硖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村民覃胜贤,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注意广泛搜集各地各种龙眼枝条进行嫁接试验。他在荔枝、龙眼、石榴等不同果树、不同品种上互相串换嫁接,不断尝试,希望培育出一株不同于石硖龙眼熟期的优质龙眼品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春,覃胜贤在霜冻摧残过后的嫁接龙眼株中惊奇地发现了一枝特别的带叶小花穗。在随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将这个成熟的枝条高位嫁接到一株已嫁接过的石硖龙眼果树上。2001年,这株特别的龙眼树品种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无需任何药物处理,只要新梢充分老熟就能开花结果。当年晚秋,这株龙眼树就长出了果实。为了证实自己的试验是否成功,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覃胜贤在自己的果园里一边将这株特别的龙眼树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扩大面积,一边不断摸索它的相关栽培技术。在基本摸清栽培技术,并确认其在秋冬能稳定开花结果后,覃胜贤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注册了“金山”龙眼商标。

  2004年秋季,覃胜贤在自己的10多亩龙眼母本园里进行催花试验。虽然去年出现罕见的寒冬,晚上的气温有时低于3摄氏度,但他的果园却出现了鲜花满园飘香,鲜果挂满枝头的喜人景象,吸引了大批客人前来参观,人们对反季节龙眼果肉厚、味甜、清香的品质都赞不绝口。经平南县科技部门进行定株测产,这个果园小面积折合平均亩产量达893公斤,比2003年秋季期平均亩产增加560公斤。

  在今年的广西科技活动周上,“金山”牌龙眼一炮打响。目前,“金山”牌龙眼已在平南县建立起10个示范点,贵港市的桂平、港北、港南、覃塘等县(市、区)均引进推广种植这个品种。最近,广东省鹤山市也派人前来联系,准备下聘礼“迎亲”。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