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3月04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打造自己的特色经济,是我们恭城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经之路。”2月18日,当我们就县域经济采访该县罗副县长时,他这样说。  

    恭城是个只有三镇六乡的小县,总人口不到三十万,瑶族占了近60%。诸多因素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利影响。然而,恭城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县去年实现生产总值18.13亿元,同比增长13.4%,财政收入也增长了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157元,增长了6%。  

    该县县委一班人认为,在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上,必须注重发挥优势,特别突出重点产业的区域经济。恭城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他们感到,恭城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发挥生态优势,培植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 

    为提高生态农业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恭城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全县已有水果种植面积45万亩。计划到2006年,仅橙类水果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1万亩,产量达到10万吨。为使生态农业由田头发展到山头,该县同时加快了毛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建设10万亩的毛竹基地。同时尽快实现对现有水果品种的改良,全面推进水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在“富裕生态家园”的建设中,不论是县里还是农民自己都尝到了甜头。红岩、社山和潮水岩等示范点的发展很有说服力。农民的家变得整洁漂亮了,一些农民住上了别墅,自然环境得以很好的保护。这些地方还成了城里人和外地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为这里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三产”收入占农民总体收入的比重平均达到了40%以上。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上,恭城还在发展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方面取得了突破。2003年,该县成功引进了北京汇源柑橙果汁生产加工项目,其总投资达到3亿元。到2004年4月,一期工程开工投产,完成资1.47亿元。以“汇源”的胃口,每年需要20万吨水果,而目前恭城还只有提供一半水果总量的能力,因此为继续发展水果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到去年底止,恭城已实施无公害水果标准化栽培30万亩,建立示范点18个,示范面积5350亩。 

    为把生态经济、特色经济的文章做好,充分发挥其潜在优势,恭城还努力发展其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推进旅游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进程。从2003年以来,恭城成功举办了几届桃花节和月柿节,扩大了生态文化旅游的影响力。去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65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2700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了442%和343%。 

    为把恭城经济发展得更好,县委、政府考虑到必须要壮大生态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现在全县的养殖、沼气和种植在数量上都有了相当的规模,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求质量、求效益,推进农业标准化,并完成向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过渡;完成家庭养殖业向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过渡。 

    今年2月,恭城瑶族自治县广银公司的氧化锌扩建工程动工。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今年可完成一期工程,生产规模达到4000万吨,年产值上亿元。

    “对我们地方的财政税收当然有贡献了,一年就有上千万呀。”罗副县长说到此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工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所以我们还要继续主攻工业的发展。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与培植发展新的优势企业结合起来。”在采访中,罗副县长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至于具体内容,他主要谈到两个方面:一是整合矿产、农产品、水电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链,引导和鼓励企业走“采选+冶炼”深加工发展之路,实现矿产资源效益最大化。二是引进与农业产业化以及现有优势产业相结合的项目,在月柿和桃类产品的加工方面实现突破,把恭城经济做大做强。在招商引资方面,县里组建了专门的招商队伍,聘请了招商引资特派员,向广东和浙江两个重点地区,派出了招商引资小分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仅去年该县外出招商就达200次650人,邀请投资商到恭城洽谈项目117次377人,引进新建(续建)项目75个,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项目45个,计划投资达到4.51亿元。这些项目将为恭城县域经济的发展增添后劲。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