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们称为历史活化石的天然彩色棉花于3月5日现身大新县宝圩乡壮族古寨板价村。这是香港、深圳、南宁三地企业家和民族文化专家组成的考察组深入中越边境一线考察壮族文化开发投资项目时发现的,这一发现证实了左江流域是我国棉纺织技术的重要发源地,填补了壮族天然棉花种植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
天然彩色棉花是棉花家族中的珍稀品种,历史上中美洲、印度和我国岭南的一些地方曾种植过彩色棉花,后来由于染织技术的发展和白色长绒棉的广泛种植,使彩色棉花在世界上几乎绝迹,只有秘鲁、墨西哥等地有少量遗存。近年风行于世的彩色棉花是用现代基因技术培育的,由于彩色棉花织品的生产流程减少了印染环节,避免了传统工艺流程造成的着衣伤害和环境污染,因而格外受到现代人的青睐,其价格比普通白色棉花织品一般高出3至4倍。
考察组在板价村所发现的彩色棉花是天然浅棕色的栽培棉花,因为是天然品种,所以更加珍贵。用这种棉花纺出的纱和布,怎么漂洗也不褪色,特别适合织作内衣和毛巾。据板价村退休教师农廷兴介绍,板价村种植彩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板价村的许多农户还保留着古老的蚬木轧花机和织布机,传承着古老的彩色棉花纺织技艺。每年秋冬时节,沿河的农家门前一长溜都是高挂起晾晒的彩棉布匹,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左江流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棉纺织技术发达地区。唐宋时期所产的吉贝布、纟炎布被列为进贡的珍品。特别是纟炎布,厚重质佳,被称为“南方之上服”。壮族古老的棉纺织技术至今仍保存在崇左市中越边境的一些偏僻的壮族山寨中。特别是在龙州县金龙镇和大新县宝圩乡所产的壮锦色彩鲜艳、纹饰缤纷,堪称壮族纺织技术的绝世佳品。这次板价村又发现了天然彩色棉花及其织品,这一系列事实证实了左江流域是古代壮族棉纺织技术的中心区和重要的发源地,是壮族的棉纺织技术之乡。
图①:壮族农妇李秀杰展示自家种植的棕色棉花。僚怪摄
图②:壮族农妇农秀邦用彩棉纺出的棉纱。僚怪摄
图③:板价村用彩棉织出的棉布。僚怪摄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