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苍鹰盘旋,鸟音婉转,猿声阵阵。
举目看山,那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丛丛竹子,竿粗节长,上下连接,直达山顶。从悬崖峭壁上垂吊下来的竹梢,苍翠欲滴,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低头看?,家家户户都从房舍里伸出一条细管,上山崖,跨峡谷,过狼牙,进竹林,把涓涓的细流引进农家,虽然流量只有筷子头那么大,但一年四季,日日夜夜,总在源源不断“丁冬丁冬”地注入用水泥筑成的大水缸,让家家户户经常保持着一潭潭清澈透亮的甘泉。“丁冬”的流水声,就像山里人生活的音符,越流越响,越奏越强。
这是记者3月下旬在马山县古寨瑶族乡的所见所闻。
乡长蓝武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这些竹子是山区农民用辛勤的汗水种出来的。
到3月下旬,全乡种竹农户达4390户,占全乡总户数的98.9%,现有竹子360万丛,人均168丛;已成竹可以间伐的290万丛,价值超3亿元。去年,仅这一项,该乡农民就获纯收入300万元。今年1月至3月下旬,全乡竹子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12%。
玉米十种九不收 改种竹子有奔头
古寨瑶族乡素以山多、地少、灾重出名,全乡分布在锅底似的?场里和陡峭山坡上的耕地,每年不是旱就是涝,玉米十种九不收。过去,该乡年人均纯收入不到100元,人均有粮在50公斤上下。
群众守着大石山过穷日子。乡领导经过调查,得知山外市场需要大量竹产品,而本乡石头缝里适宜竹子生长,况且一些农户已靠种竹发财。于是,他们发动群众大种竹子。
第一年春天,农民们纷纷扛着钢钎和铁锹,分头到自家承包的石头山上去寻找土窝,只要发现有脸盆那么大的土窝,或者有泥土的石缝,就用铁锹在里面挖个小坑,找来竹苗,一窝一窝地种下去。在石头山上挖坑种竹,比起在土山上挖坑造林难上百倍,有些地方山势很陡,用力过猛很容易滑跌下山崖,只能慢慢挖。有的石窝和石缝泥土太少,他们就从附近几个小石窝里把泥土集中到一个大石窝来种,有些农户还开石炮搬走石头种竹子。这年春天,全乡共种下竹子46万丛。打那以后,他们年年种竹,越种越多。昔日光秃秃的石头山,如今变成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古寨人不但让大石山长出竹子,而且使竹子巧妙生财。开始,有人只卖竹子不搞加工,后来发现一根原竹仅卖得1至2元钱,而加工编织成竹筐、竹箩、果筐、竹垫等,可卖得6至8元,若加工成高档次的竹具,收入更是惊人。于是,他们根据市场需要什么,就加工什么。现在,全乡从事竹编生产达4600多人,生产竹筐、果筐、竹垫等竹具20多个品种。柳州、南宁、玉林、广东和东北3省等地老板,纷纷慕名上门收购,群众足不出门,一批批竹具就销往祖国大江南北。仅去年,全乡销往外地的竹制品就超过26万件。按每人每天编竹具15个,每个竹具纯收入1.5元至2元计,每人每天可获纯收入36元。
新楼林立银线架 昔日厌山今爱山
记者所到之处,都看见一幢幢雪白的楼房掩映在翠竹绿树之中,有的农户正忙着把多少年来桄榔树叶的围屋竹篱拆掉,建设钢筋水泥平顶楼房。“资金哪里来?”农民们不约而同地指着山上的竹林。民兴村的蓝日先正在请人施工兴建3层楼的钢筋水泥楼房。他乐滋滋地告诉记者,几年来,他间伐竹子加工竹筐、竹箩、竹垫纯收入7万元,最近到县城买钢筋水泥回来建楼房。
本立村小月屯黄鹏新一家,种竹子管竹子就像种菜管菜一样用心。他家原住3间两层的钢筋水泥楼房并不算挤,但由于这几年卖竹子又得9万元,就再新建一座钢筋水泥楼房。他风趣地对记者说:“如今的生活就像雨后的春笋,一天比一天高啰!”古寨人建房也开始讲究起来。他们不仅建两层以上的钢筋水泥结构楼房,而且墙外贴着彩色瓷砖、马赛克,屋檐嵌着琉璃瓦,宽敞明亮的厅堂里摆有彩电、高级音响和沙发,并安上豪华的防盗门。做饭做菜烧的是煤气、沼气。目前,该乡已建有钢筋水泥平顶楼房占总农户的61%强。
在古寨的山间,记者到处看到一根根粗大的银线凌空飞架,跨山越?,向白云深处伸展而去。乡长蓝武告诉记者,种竹致富后,全乡共架设高压线80公里,低压线90公里,目前家家户户都用上了电。每当夜幕降临,村村寨寨群灯闪烁,家家户户吃过晚饭之后,都聚集到电视机前一面观看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一面编织竹具品,处处歌声悦耳,喜气洋洋。
昔日的古寨,有个汉子,过去曾携儿带女几次搬家下山,现在他说,山上种了那么多竹子,日子一天一个样,用钢钎撬也不下山了。另有一个汉子,过去因为穷,已生了孩子的妻子不辞而别,远走他乡。几年来,这位汉子种竹发了财,离别多年的妻子悄悄地回到他的怀抱里……
山青水绿万物生 科学发展创新路
如今在古寨,山上秀竹常青,山涧清水常流,森林覆盖率达68%,恶劣的生态环境改善了。在过去大砍大剃山头的年代里,古寨许多山寨是经常闹水荒的。为了用水,有的人打着火把下到100多米的深洞里去提,有的挑着两个粗大的竹筒,踏着崎岖的山路,到10公里外的山?去挑。
常常是“一水三用”,即洗菜-洗脚-喂猪。“滴水贵如油”是古寨的真实写照。山上种竹后,由于有效地保持了水土水源,涓涓的流水又常年沿着用竹子架设的水笕,日夜不停地流进千家万户,即使在久旱无雨的冬天也不间断。在古寨,人们处处可以看见一个个盛满清水的地头水柜嵌在山坳上和半山腰中,在阳光的映照下,水柜里的水显出闪闪烁烁的光彩,好像璀璨的珍珠在流动。
过去,由于山上光秃秃的,无论怎样修水柜,过不多久也会干涸。山窝里所种的玉米更是干瘪如柴,亩产不足50公斤。
如今山上清风徐徐,石缝间泉水丁冬;山腰筑起的水柜,四季水盈如镜;山窝地干硬的泥土变得松软湿润,山脚地里的玉米亩产成倍增长。去冬今春,山外大旱,不少地方玉米无法种下,而古寨的玉米在3月间已是一片绿油油了。
“猴群!猴群!”突然听到有人喊道。记者抬头一望,只见一群猴子在一座山顶上互相追逐和嬉戏。乡长蓝武说:“猴群的出现,是大种竹子的结果。”青山,绿水,给山区万物带来了生机,也给石山地区如何科学发展闯出了新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