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09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农坛 李根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武鸣县宁武镇今年新种甘蔗任务10.5万亩,其中65%实施机械深耕深松新技术,有部分蔗地还推广地膜覆盖,目前首批下种的甘蔗地已长出嫩苗。这是该县今年春耕生产中“创新农业”扮演主角的一个缩影。

    武鸣县是我区城郊型农业大县,又是南宁市绿色农副食品重要供应基地。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他们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在春耕生产中着力在选种、耕作、基地示范和标准化、产业化等方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创新农业”登台演主角。去年,在罗波镇引进试种临奥1号、奥玉17号、18号、19号等优质玉米杂交种350亩,平均亩产干玉米达790公斤,比本地“当家”品种每亩增加近400公斤,今年春种全力向农户推广这些新的优质良种。与此同时,大力推广种植甘蔗良种如新台糖16号、22号,桂糖22号等。据悉,该县今年玉米、水稻与甘蔗作物良种均占计划种植面积的90%以上,“种子创新”成为春种的重头戏。罗圩镇树合村去年实施甘蔗机械深耕深松种植300亩,尽管是严重大旱之年,但平均亩产仍达8吨,比常规种植每亩增产2吨。今年春种期间广泛推广这一创新经验,先后组织2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投入春耕,目前全县已深耕深松种植甘蔗5万多亩,占新种甘蔗的40%!

    此外,该县还在陆斡镇、两江镇建立5万亩优质香米产业化生产基地;在城东镇、守武镇建立1万亩甜玉米产业化生产基地;在太平镇、府城镇建立0.5万亩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化生产基地。同时,全县建有18个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区、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和高淀粉优质木薯基地,还建立了35个年产原料蔗万吨以上的甘蔗生产重点村,着力以创新基地示范,带动全面创新农业,提高春耕生产技术含量。

    据悉,为确保“创新农业”在春耕生产中演主角,促进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武鸣县自今年春节过后及时组织全县万名党员、干部深入农业第一线,举办各种适用技术培训班,印发各种技术资料,组织供应化肥、农药、农膜、秧盘等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等。截至3月25日,该县已种下春玉米18万亩、花生10万亩,均超额完成了计划种植任务。还新种甘蔗11万亩、木薯25万亩、西瓜4万多亩,均基本完成了今年的种植计划。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