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06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王玉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记者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农村采访时,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沼气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该县林业局能源办陆主任告诉记者,这是隆林全面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家园工程带来的喜人景象。

    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各级政府全面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农村能源建设和生态家园工程,实现了生态增效和农民增收双赢的目标。1998年以来,该县各级政府每年从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作为建设沼气池配套经费,并采取上级支持一点、地方财政投入一点、农民自筹投入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大大激发了农民建设沼气池的积极性。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该县共投入资金约500万元,建了16950座沼气池,使6万多农民告别了“捡柴烧”的历史。

    现在,隆林许多农民家庭用上沼气后,往往配套进行“改圈、改厕、改水、改栏、改浴”等一池多改,投入使用后,以前柴草乱堆、垃圾乱倒、牲畜乱跑、污水乱流、蚊蝇乱飞的状况消失了。“使用沼气后,男人再不用到山上砍柴,妇女也告别了灶前锅边的蓬头垢面,这不就是解放了男人,漂亮了女人吗?”陆主任笑着说。

    大建沼气池还有效地解决了封山不封灶的矛盾,促进了生态平衡向良性方向发展。“建一座沼气池,就等于种一片森林,保住了一方水土。”陆主任说。现在,该县每年可节约消耗木材50.86万吨,等于每年保护15000亩森林。近3年来,全县共植树造林19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1万亩,配套荒山造林8万亩。

    开发沼气还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建有沼气池的农户每月可节约照明用电30度,全县全年可节省开支电费约305万元,减轻了农民因用电带来的经济负担;另外农民不用上山砍柴后,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外出务工,增加收入。目前,该县每年通过沼气池提供的有机农家肥约36.58万吨,沼渣可作基肥,沼液可作叶面肥,特别有利于促进水果、蔬菜、粮食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于是,在政府引导和鼓励下,当地农民利用沼气池产生的有机农家肥,推广猪——沼——菜、猪——沼——果、猪——沼——鱼等立体种植业和立体养殖业,腰包日渐鼓了起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