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17日 来源:新桂网-南国早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开街后的水街游人如织。4月16日,广西桂林兴安县灵渠水街举行开街仪式,重建后的灵渠水街旨在再现当年的秦城神韵。始建于秦代的灵渠运河是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其中穿城而过的一段称为水街。当年的水街沿渠而建,舟桥众多,是商贾云集的贸易集散地。(新华社记者陈瑞华摄)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4月16日上午,古城兴安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威风锣鼓在雨中敲响,古老的山歌唱起来,欢快的秧歌舞起来,醉人的美酒捧起来。上午10时,古老的秦城大门为四方宾朋打开,来自祖国各地的嘉宾及当地数万名群众冒着春雨步入兴安县城古北门文化广场,参加秦城水街开街仪式。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文学、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郑小明、四川省副省长王怀臣、贵州省副省长吴嘉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朱鉴凡、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等领导为水街开街揭幕。

  兴安水街是一条伴着古灵渠长约一公里的街市。开街仪式后,在喜庆的民乐声中,新郎、新娘身着民族婚礼服装,在唢呐声中向万里桥头红雨相思码头走来,新郎在宏亮的贺郎歌声中迎娶新娘。据史料记载,水街自秦代以来就是繁华的商贾云集之地。清代著名诗人苏宗经曾经这样形容水街:“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浆棹挥波易,蓬窗买酒便。”清流潺潺,垂柳依依,曲径幽幽,市井喧喧……这就是历史上的水街。当年的古灵渠,不仅沟通了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也带来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大交融,带来了古城兴安的繁华。

  为恢复水街风貌,兴安县请专家制定了发展规划,按照传承灵渠文化的宗旨和建设历史、文化、生态、休闲、魅力兴安的要求,实施一平方公里古城保护。修复过的兴安水街,浓缩了桂北两千多年历史文化,展现了秦汉建筑文化精华,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石雕石刻。其古桥文化、民俗文化和园林文化,更让人留连忘返。千年水街的再现,使大桂林旅游又添亮点。 (记者 唐辉吉) 

 

开街后的水街游人如织。(新华社记者陈瑞华摄) 


 

“送亲”的队伍在水街上演绎民俗婚礼。(新华社记者陈瑞华摄) 


一艘船从灵渠上驶过。(新华社记者陈瑞华摄)


水街上的迎亲队伍。喻媛媛摄


新郎骑着白马接亲。喻媛媛摄


 

新娘乘着船来到码头。喻媛媛摄 


 

幸福的一对新人。黄慧敏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