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武鸣县召开的“2005年广西木薯淀粉、酒精产品暨新技术交易洽谈会”透露,该县木薯产业发展迅猛:2004年,全县木薯种植面积达28万亩,鲜薯产量为60万吨,成为继粮食、甘蔗之后的第三大农作物。全县现有木薯加工企业35家,每年总产量分别占广西木薯淀粉生产能力的50%、变性淀粉生产能力的28%、木薯酒精生产能力的25%。
据了解,武鸣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日照时数166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十分适合木薯生产。武鸣县农民有种植木薯的习惯,木薯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20万亩左右。为将本县木薯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武鸣县因势利导,加大扶持力度,并从五个方面对木薯产业进行精心打造。
首先,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2003年,该县制定了《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8年),将木薯产业确定为今后五年内武鸣县优先发展的产业,明确了木薯产业的发展目标:一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和智力,争取在3至5年内培育出2至3个年产5万吨以上以变性淀粉生产为主的大企业。二是整合现有酒精生产资源,争取发展年产10万至30万吨的大型燃料酒精项目。三是组建1至2家集木薯种植、科技开发、生产加工与经营销售为一体年产变性淀粉10万吨以上的大型集团公司,使武鸣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木薯变性淀粉生产基地。与此同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全力扶持木薯产业发展。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武鸣县木薯产业品牌。在2003年—2004年的“三月三”歌圩期间,该县先后成功举办了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规划研讨会、武鸣县木薯淀粉、酒精订货会和广西淀粉(变性淀粉)、酒精交易洽谈会等活动。活动对进一步扩大经贸交流,促进武鸣县木薯产业发展,打造武鸣县木薯产业品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积极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另外,调整企业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此同时,加大企业治污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在2008年底全县木薯加工企业“三废”达到国家有关要求,武鸣县强化对木薯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加大治污的技术、资金投入。同时,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共同进行淀粉废水达标排放处理项目研究和实施。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