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荔蒲县,问其资源和特色,答案全是“无”:县内无铁路和高速公路,距桂林、柳州两大中心城市上百公里,属“交通死角”;无矿藏和水电资源,农林水产品多是大路货;工业基础薄弱,没有中直、区直、市直企业。
荔蒲的县域经济却有声有色:2004年荔浦新上固定投资50万元以上的项目52个,总投资1.4亿元。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450多家,纳税超100万元的企业30多家,形成了木衣架、小五金等众多新兴产业。
有人纳闷:这样的地方县域经济是怎样“火”起来的?荔蒲巧打“无中生有”这张牌,拉动了县域经济较快发展。
荔浦强化“民营主体”意识,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所有投资领域向民营企业开放,不设“门坎”;对发展快、后劲足的企业,给予资金扶持;政府和官员当好“保姆”,搞好服务……
好政策营造了好环境,好环境带动快发展。荔蒲农产品和林业资源并不丰富,他们就从外面引进奶粉、荔枝和木材等加工企业。精心呵护,悉心培育。如今荔浦食品企业发展到56家,竹木加工企业增至61家,并形成了产业优势。荔浦的豆奶、麦片等摆上了全国许多超市的货价,荔枝罐头、龙眼罐头大量走出国门。荔浦还发展成为广西最大的木衣架生产基地之一,每年出口货值3亿多元。荔浦爱思特公司依靠国外的原材料和本县丰富的劳动力,专门生产木衣架出口。2004年该公司销售收入8680万元,上交税收960万元。
荔浦还把“无中生有”战略拓展到了文化产业。他们在龙怀建造了国内最大的县级博物馆——大中华博物苑,包括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楹联博物馆等6个博物馆,从全国各地征集化石标本、楹联牌匾等。凭着这些,去年4月,荔浦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华商国际投资论坛,龙怀还被确定为论坛的永久性会址。
荔浦人善于“无中生有”,还善于“无钱办事”。为推进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起,荔浦通过市场运作方式,以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启动滨江新区开发等十大重点工程。荔浦县城的防洪堤工程总投资需1亿元,荔浦实施市场运作,利用社会资本完成了一期工程,盘活土地65.5公顷,使县城扩大了一半。邵东市场、现代化体育馆都正在建设中……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