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23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广西县域经济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农民增收创奇迹  县域经济添活力

中共宜州市委员会  宜州市人民政府



    200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以争创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为载体,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为突破口,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为目标,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现了“三突破”目标。全市生产总值完成37.43亿元,增长17.5%,财政收入实现3.7亿元,增长20.1%;其中税收收入2.66亿元,增长19.85%;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2.52亿元,增长1.1倍,创历史最好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09元,增长9.24%;农民人均纯收入2628元,增加470元,增长2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01亿元,增长102.54%,其中市属投资9.4亿元,增长94.63%,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一、创新思路,制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
    2004年,我市重新调整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思路,把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工农互动,促进农民增收。年初,市委、市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利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工业宜州。狠抓招商引资,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培育工业新的增长点。稳定发展现有工业资源,培育壮大工业支柱产业。抓好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做大做强宜州工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树立“奋斗不息、勇排万难、攻破难题、争先创优、克服自我”的精神,按照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以工业化为主导、农业产业化为基础、城镇化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党委方向引导,政府服务搭台,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二、千方百计,发展一批有利于农民增收的产业
    2004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动员各行各业支援农业,关心农业,服务农业,上项目,搞调整。按照“抓城郊,促两带,上项目,办基地”的农业发展工作思路,采取非常措施,先后三次动员市、乡直机关干部2600人次,深入农村开展“倾情为民”活动,实施大通道高效农业项目,开展扩大甘蔗生产大行动,利用市场引导,发展桑蚕产业,调整种植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发展特色农业,推行订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依托劳动力市场,做好劳务输出文章,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良好基础。
稳定“一粒米”。从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科技进步入手,重点提高稻谷、玉米大宗粮食作物的科技含量,确保了粮食生产与去年持平。
    壮大“一根蔗”。2004年全市糖蔗种植面积42.56万亩,总产量195万吨,其中糖蔗良种面积39.6万亩,仅种蔗一项农民人均收入630元,成为农民最重要、最稳定的经济来源之一。
    吹绿“一片叶”。就是种桑养蚕,做大桑蚕业。2004年,全市桑蚕产业实现可喜成效,桑园面积14.3万亩,总产值3.43亿元,农民人均养蚕产值640元,净增268元,桑蚕产业的发展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养肥“一群牛”。就是抓好秸秆牧草养牛。构建了百里牧草秸秆养牛示范长廊,创建广西秸秆养牛大市,年内出栏肥牛10万头,为特色牛肉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激活“一帮人”。2004年,通过各种渠道输出城乡富余劳动力8.17万人,  当年通过邮局汇款回宜州2.37亿元,仅此项收入就可使全市农村人口人均增收330元。
    建设“一片城”。在工业园区建设的带动下,有近万名农民就近转入城镇。以宜州城南新区为主的城建项目进入投资热潮,仅建筑业一项农民可从中得到工资收入共3000多万元,就地解决近8000人的就业问题,还拉动了建材、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三、开展工业发展大会战,壮大县域工业
    2004年,我市开展以“振兴工业,服务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发展大会战,提出利用两年时间,打胜宜州工业翻身仗,以工业经济的突破推动宜州经济的新跨越。
    壮大园区经济。构建洛东工业区、城西经济开发区和德胜乡镇企业园区三大平台,确立“依靠工业办园,引进企业办园,发展实业办园”的指导思想,出台优惠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产业指导目录,成立专门机构,为园区企业服务,不断壮大园区经济。2004年,共引进22家企业落户园区,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宜州市仁信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9家企业相继竣工投产,新增产值1.5亿元,工业园区企业扩大到58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工业产值8亿元,上交税金768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1亿元。
    优化重组国有企业,盘活国有工业资产。采用兼并、出让、转换、股份制等方式对汽配厂、农机二厂、医药公司、水泥总厂、栲胶厂等企业进行改革。
    积极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精心打造蔗糖和桑蚕两大支柱产业。完成博庆公司技改,日榨原料蔗达1.1万吨。积极引进外资建设新的缫丝加工企业,去年新引进并投产缫丝加工企业5家,年产白厂丝1200吨。充分利用百里秸秆养牛长廊年产10万头肉牛的巨大资源,办起了10多家牛肉加工厂。
    2004年,全市工业项目新开工62家,已竣工投产39家,新增产值近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3600个,其中新招农民工2160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3年的28家增加至48家,总产值达25.6亿元,增长25.3%,销售收入达26.19亿元,增长31.3%,上交税金1.55亿元,增长41.8%,工业增加值完成8.35亿元,增长20.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6.4%,成为全市今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掀起招商引资新热潮
    2004年,我市进一步强化了各级各部门抓招商引资的责任,将4.2亿元的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市四家班子领导、市直各单位、各乡镇以及中直、区直、河池市驻宜单位,做到人人有责任,个个有目标,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使大家“常怀为商之心,常思为商之策,常兴为商之举”,掀起了招商引资的热潮。2004年全市共引进项目201个,计划总投资12.99亿元,累计到位资金6.04亿元,比上年增加2.65亿元,增长78%,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五、全方位服务,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建立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制定下发了《关于安排四家班子领导联系部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的通知》和《关于实行2004年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四家班子领导责任制的通知》,市四家班子领导负责协调和解决所联系企业生产经营方面有关事项和困难。总投资额8000万元,年产1000吨白厂丝的嘉联丝绸有限公司投资建厂涉及到垃圾场搬迁问题,为了确保该公司能顺利投资建设,市四家班子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到该公司现场办公,决定由市财政拿出220万元将原城区垃圾场搬迁并兴建新的垃圾场,让出土地给嘉联公司作建厂用地。嘉联公司于2004年10月18日已顺利投产。
    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将365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涉及面广的行政服务性项目纳入中心集中办理,严格执行首问服务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和网络化管理,减少和简化审批手续,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目前,全市已有38个部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大大方便了投资者。
    对重点民营企业挂牌保护。市纪委制定了《关于对规模以上企业实行重点保护的通知》和《关于对规模以上工业和重点企业实施保护的通知》,对全市规模以上投资企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正当合法权益实行重点保护,要求各部门必须严格遵守《宜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治理投资环境和优化政务环境的若干规定》中的二十二个“不准”,加大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整治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创造一个“亲商、爱商、富商、稳商”的社会氛围。全市工商、公安、劳动等19个收费单位、部门的行政事业性合法收费当中,暂不执行收费项目37项,涉及金额230万元,使在宜州市投资的企业能留得下,稳得住。
    完善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宜州市扩大对外开放、优化投资经营环境的若干规定》,给予企业在收费、土地使用等方面优惠。全市先后还出台了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保护,对年纳税额居全市前10名的个体、私营企业,市委、市政府给予通报表彰,并按比上年的纳税额增加部分的10%给予奖励。出台了《宜州市2004年强优工业企业奖励办法》、《宜州市2005年工业奖励办法》等招商引资和发展工业优惠政策及激励措施,严格履行和兑现向外商作出的承诺,切实维护宜州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设优质服务平台。强化服务工作,按照“硬件不足软件补,资金不足政策补,优惠不足服务补”的思路,主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使企业进得来,住得下,有发展,有奔头。2004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先后10次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到城西经济开发区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企业用地、用水、用电及路网建设问题,使企业尽早投产,产生效益。同时,还多次到自治区协,调用电问题。宜州市耀华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原来用电线路为单线路,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该公司曾打算迁出宜州,另谋出路。通过市领导出面协调电力部门,为该公司解决了双线路问题,耀华公司终于安心留下来。2004年耀华公司产品销售收入达1868.7万元,上缴税金近200万元。
    今后,我市将按照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在河池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的全面实施,大力招商引资,围绕项目抓工业,壮大园区经济,做大做强二产,推动一产调优调特,加快发展三产,形成“大工业”、“大农业”、“大流通”、“大旅游”的经济发展格局,力争进入广西经济“十强”县市。

  进入专题>> 2005年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