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15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宜州市把发展工业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抓好抓实,并出台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让企业家们能够“引得进、留得住、驻得下”,从而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宜州市通过“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用规划引导工业企业进入园区。近两年来,该市把实施招商引资目标任务量化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辅之专业招商、以商招商、顾问招商,整合引资力量,全市上下形成了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和形、成人人主动牵线搭桥、个个热情招商护商、亲商、助商、扶商的局面。同时,政府和职能部门在提供信息、法制服务、行政服务、行业协会服务、治安服务等方面做好“五项”服务工作。另外,引导和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品种改良、储藏保鲜、流通领域、产品促销等方面,展示身手,并引导他们在国有资本退出的领域和行业发展上发挥积极作用。

    该市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项目,补充完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的优惠政策,调动众多商家企业的投资热情。去年开始,来自柳州的廖小萍等5位老板,看中了桂西北极其丰富的药材资源,联合投资3000万元在宜州城西(河池东莞工业加工区二区)创办了仁信制药有限公司。区内外一些民营企业也看好宜州的桑蚕、松香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惠政策及宽松的投资环境,纷纷落户宜州投资办企业。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缫丝厂落户宜州后,目前茧丝生产已进入试产阶段。

    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宜州私营经济的发展。到目前,已在该市落户的外引内联企业有缫丝厂、制药厂、内燃机配件厂、装饰材料厂等47家。(特约记者 韦炳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