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09日 来源:昭平在线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昭平在线:今年以来,我县坚持实施“三四五”经济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三区两带”,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一号工程”,全面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引资实效,招商引资工作呈现项目引进快、资金到位好、增长势头猛的新态势。1—5月份,新引进项目60个,投资额9.92 亿元,同比增长45.53%;实际到位资金3.2亿元(含续建项目到位资金),同比增长50.1%。特别是我县成功举办“3.28”第二届“茶王节”暨项目洽谈签约会以后,4—5月份就新引进项目43个,投资额5.77亿元,掀起了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招商发展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

    创新招商方式,注重引资实效。一是主动外出招商,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领导分别带领招商小分队赴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其他县领导和有关单位领导也纷纷组织精干队伍外出招商,宣传投资环境、推介优势项目和扩大招商领域,全面推行宣传、推介、招商、考察四位一体的招商路子;二是加强驻点联系招商。充分发挥中山、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的招商联系点作用,积极引导、组织外商来昭平考察、投资,做好招商活动的策划,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三是利用网上招商。利用“昭平在线”、广西招商网等网站,把重点招商项目信息及时、快捷地发布出去,使网站成为永不落幕的招商会、洽谈会;四是组织务工招商。经常联系在外务工并有一定企业职务的昭平籍老乡,召开座谈会,寄送招商项目资料,通过他们掌握企业投资信息,宣传推介家乡投资环境,动员投资商来昭平办厂。樟木林乡童先生在中山市制衣企业打工15年,长期担任部门经理,去年他获知自己所在企业的老板想到广西发展,就一边动员老板来昭平,一边与县招商局联系,最后成功引荐这个老板在我县办了一个制衣厂,今年该老板又在县城新办一家大型制衣厂,总投资达到3000多万元,需招用工人1000人。五是创造“环境招商”。我县不断完善市场和法制等投资环境,逐步从以商招商、感情招商转向“环境招商”,促招商引资逐步走向市场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如此种种有效措施,促进了今年引进的新项目70 %以上是当月考察、当月签约、当月实施的,凸显招商实效。

    强化项目筛选和包装,为招商引资奠定基础。昭平县充分发挥各种优势资源,筛选和包装了一大批优势项目,吸引外商的卖点,高标准、高起点筛选出好项目,目前,储备了招商项目300个,估算投资约100亿元,对60个重点项目进行了精心策划和专业包装,还对100个优势项目做了项目评估、编写简介等完善前期工作,基本实现了“成品招商”,较好地解决了招商项目与外商需求的对接问题,提高项目洽谈和招商引资水平。

    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同抓招商引资的大合力。为完成全年引资项目80个、合同利用外资(县外)23.5亿元以上、实际到位资金8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任务,县委、县政府把各项指标层层分解到县四大班子各位领导、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确定了招商责任人,形成了各级联动和专职有效的招商引资工作网络,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仅5月份,就新引进36个项目,投资额5.43亿元,新项目到位资金3250万元。

    加强组织协调,形成有效的项目建设推进体制。县四大班子各位领导直接联系服务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落实第一责任人和联系领导,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或重大项目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及时解决投资环境、外来企业和项目建设中碰到的问题,科学分析县内外招商引资新态势,研究新策略,推动招商工作新进展。今年头5个月就有45个项目新开工(或竣工),总投资8.29亿元,实际到位1.2亿元,同时还有总投资29.3亿元的30个续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新增资金1.94亿元,历年累计到位6.36亿元。

    优化投资环境,打造政府诚信。在“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等观念的引领下,我县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严格执行“四条禁令”和建设“四条绿色通道”,完善了服务承诺、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由县招商促进局实行项目许可代理制,为投资者提供办理营业证照“一条龙”服务,实现投资者与政府职能部门的“零距离”接触,办理营业证照“零障碍”,大力营造了亲商、敬商、重商的浓厚氛围,从而进一步优化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政府诚信。

  (昭平县招商促进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