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28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北流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北流市把深化农信社改革作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精心部署,层层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5月底,北流农信社新增股金2.19亿元,增资扩股绝对额位居广西第一位;新增贷款1.3亿元,同比增加23%,占当地金融机构新增贷款总额的466.7%,成为支持当地县域经济发展有力的助推器。

  加强领导 把握政策 

  “领导而不包办、支持而不干预、到位而不越位。”这是该市政府在深化农信社改革中的定位。 

  深化农信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该市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认为深化农信社改革是该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德政工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进农村金融工作、加强“三农”服务的民心工程,根据自治区深化农信社改革会议精神,借鉴第一批试点省(市)的成功经验,制定了《北流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在自治区扶持政策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一是把改革试点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二是对农信社征收的营业税税率由5%降为3%;三是政府在处置抵债资产、清收不良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由于市委、市政府重视,该市形成了市委、政府组织领导,其他部门积极协调、农信社全力以赴搞增资扩股改革的良好格局,确保了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 

  深入宣传 广泛动员 

  在宣传工作中,该市突出三个结合:一是城乡结合。在城区悬挂了宣传横幅15条,张贴标语800条,在乡镇政府门口悬挂宣传横幅93条,每行政村组张贴宣传标语50条;各镇政府和村委会所在地开辟宣传专栏;出动宣传车一辆,在各乡镇巡回宣传;二是上下结合。为了提高宣传效果,该市专门召开了各镇宣传动员会议,动员广大干部党员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实际行动积极支持农信社改革。同时,围绕农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印发增资扩股说明书、改革知识问答30000份,利用圩日在群众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咨询点,进行改革宣传,并组织230多个宣传小分队深入村组,将宣传资料及时散发到了农民手中。三是点面结合。通过树立典型,组织电视台、广播等媒体进行报道,达到了以点带面,推动改革发展的效果。 

  突出重点 扎实工作 

  为了稳步推进深化农信社改革工作,该市着力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出台文件,废除现行的该市某些部门制定的所有文件中针对农信社不合理的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和规定。二是着力做好清产核资工作。三是抓好增资扩股工作。该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政府增资扩股的有关政策,并将增资扩股任务作为各镇农信社改革阶段性目标进行考核,加强了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和督促。在此基础上,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带头入股,增强了增资扩股工作的威信,为全市增资扩股工作的开展打开了局面。农信社发挥主体作用,层层分解任务,加强考核,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入股。特别是农信社兑现了入股贷款利率优惠的政策,对社员、非社员贷款利率拉开档次、区别对待,进一步激发了其他农户、个体工商户及企业法人的入股积极性。

  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广大群众对信用社的前景比较看好,从4月15日改革动员大会召开到5月31日,短短一个多月,北流农信社新增股金2.07亿元,平均日增460万元,增资扩股绝对额位居广西第一位。 

  立足三农 改进服务 

  通过增资扩股改革,该市农信社进一步增强了“造血”能力,开始跳出原来传统的支农范畴,立足大农村,面向大农业,明显加大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一是信贷投放由粗放型支持农业生产向有的放矢支持具有特色的优势农业转变,支持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基地30多个,打造出近百个专业村,这些特色产业逐渐成了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并且相当部分成为全市的主导产业。二是重点支持了一批能有效拓展农村就业、具有产业带动效应的涉农龙头企业,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它们做大做强。三是创新服务手段,增加服务品种,推出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外出劳务创业专项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农村诚信青年创业工程”贷款等信贷服务项目。到5月底,该市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了10.7亿元,比上年底增加了1.3亿元,其中新增农业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0.29%,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得到了明显的增强。  


                  来源:玉林日报    作者:顾振卿 黄立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