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5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山城变宽变靓了,人气旺了,新增的街道让人念不出名字来!近日,在天峨县四家班子会议上,县领导合议为县城“一道八路六街”命名,共同感受龙滩水电站给天峨城建带来的喜人变化。

  位于红水河畔的天峨县城,10年前因“小”而闻名,被人喻为巴掌大的山城,当时右岸还是一片荒芜,居民主要居住在左岸。1998年,整个城区面积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万人,流动人口2800多人。随着龙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天峨城建迅猛提速,面貌一年一变。如今,全新规划建设的右岸塘英新城区,在新路新楼新河堤的交相辉映下,显得格外靓丽,已成为全市开发新区的样板。投资上亿元改造的老城区,已经焕然一新。2005年,县城面积扩大到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3.1万人,流动人口突破1万人。

  喜人的城市变化,得益于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近年来,天峨县紧紧抓住龙滩水电站带来的发展机遇,按照打造“西南水电之都”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的目标,全力实施“改造旧城,扩张新区,扩大框架,集聚人口”的城建方略。2000年至2001年,县政府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城乡规划设计院、区建设厅等单位的知名专家教授。到天峨实地考察,对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并分别委托国内四家甲级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院,进行编制详细规划,历时5个月,共投入资金200万元。为保证县城详细规划有序进行,县里成立了城市建设指挥部,抽调30名精兵强将依法组织实施城市规划建设项目。为改变城建资金短缺的状况,在财政投入每年都在1000万元以上的基础上,决策者树立经营城市的新理念,通过市场运作资本,盘活土地,变财政投人为融资经营,变政府包办为社会共建,积极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渠道。1998年以来,县城建设总投入5亿多元,远远高于此前历年城建投入的总和,成为半个世纪以来城市发展最具活力的时期。

  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品位,天峨县提出“借山造景,托水活城,不求最大最高,但求最美最佳”精品意识,根据规划推出美化亮化工程,先后兴建政府门前广场、城雕广场、全家湾广场、外滩公园,修建和美化两岸河堤,推出人民会堂、龙滩生活区、金南海大酒店等堪称一流的标志性建筑。在实施高效能管理的过程中,政府加大投入,不断充实市政管理队伍,城建监察大队由原来的6人增加到29人,环卫站由25人增加到88人,园林管理所由2人增加到24人,新成立路灯管理所,安装4020盏精美的路灯。由于管理人员到位,责任明确,使城区时刻保持清洁、整齐、亮丽。

  2000年和2002年,天峨县分别荣获广西第三、四届“南珠杯”竞赛进步城市奖,2004年,荣膺“自治区文明县城”称号。一个靓丽的山城,越来越引人注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