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30日 来源:百色政府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田林县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总调,全力唱响农民增收“地方戏”。今年 1 至 4 月,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607 元,同比增长 80.1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增长 88.56 %,高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55 个百分点。 

  “特色牌”是主旋律 

  田林县围绕市场需求,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并在“调优品质、调大规模、调高效益、调出品牌”上下功夫。全县今年种植蔬菜 10 万亩、生姜 1 万亩、西瓜 0.1 万亩、烤烟 1 万亩,实施“优果工程” 2.4 万亩,全县涌现出诸如“蔬菜村”、“西瓜村”、“生姜村”、“八角村”、“烤烟村”等各类特色种植村。旧州镇者念村西洋南瓜成熟时节,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该镇今年引进种植西洋南瓜 140 亩,平均亩产 750 公斤 ,亩产值 1200 多元,产品走俏北京、上海等地,仅此一项全镇实现农民增收近 20 万元。 

  舞起“龙头”唱大戏 

  以工促农、以工兴农,着重培育“四条产业链”。一是以山弘公司为龙头,推进八渡笋生产产业化;二是以劲达兴公司为龙头,推进林业产业化;三是以潞城金十二桐业和百兴油桐加工厂为龙头,推进油桐产业化;四是以红枫淀粉厂为龙头,推进木薯产业化。通过产业链的有效连接,带动全县特色产业的飞跃,为农民增收提供多方保障。目前全县已涌现龙头企业 20 多个,提供其就业岗位 2 万多个,逐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今年,全县种植木薯 2 万多亩,农民可收人 200 多万元。 

  高唱“六畜兴旺”歌 

  来到洞弄乡列屯村列屯屯,只见整齐的牛舍、青翠欲滴的草坪,还有宽广的活动场地,一幅现代牧区的模样。目前该屯有 49 户农户建起牛舍 864 平方米,种植黑麦草 120 亩,配套活动场地 2460 平方米 ,存栏 500 多头牛,户均有牛 10 多头,是个名副其实的“养牛屯”。今年,田林县按照“把猪调优,家禽调多,牛羊调强”的原则,按照规模化开发、产业化经营、示范化推进、标准化生产、科技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六化”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工程”,发展中小型家庭牧场,预计全县将新增肉牛 1 万头,使养殖业实现农民人均增收 30 元以上。 

  奏响山外“淘金”曲 

  田林县还抓住广州市海珠区对口帮扶的契机,加强技能培训,完善劳务输出机制,全县今年劳务输出将超 2 万人。定安镇采取现身说法、算经济账等方式,鼓励农民走出山村,全镇今年已有 1400 多人到山外“淘金”。该镇那门村那弄屯每年外出务工人数 150 人左右,现全屯 109 户已有 96 户建起了楼房,家家户户有彩电、影碟机。同时,该县加大市场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农民务工经商。全县现有建有专业市场 20 多,个体工商户 4700 多户,从业人员达 6000 多人 。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