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30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阳天 李志松 金国明 刘克林 李柳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和谐社会 鹿寨用心谱写'谐'奏曲

近年来,鹿寨县高起点高规格进行城市建设,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刘克林摄


   6月间,记者走马鹿寨,眼前桑田浓绿、蔗苗扶摇,城市新区、工业区建设热火朝天,一派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耳闻目睹,更让记者醉心的是,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主旋律,用积极的进取心、高度的责任心和如火的热诚心,奏响一曲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稳定人心的和谐乐章。

  用积极的进取心,狠抓第一要务,以富民强县的成果鼓舞人心

  “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经济的发展。鹿寨交通便利、气候温和,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但要在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上不落后,就必须有强烈的进取心,锐意进取、知难而进。”鹿寨县委书记张永刚说。

  的确,百舸争流,不进则退。要进取,就必须目标明确,一往无前。鹿寨的发展思路十分清晰:以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促进文明化;以文明化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

  于是,“工业强县”战略应运而生——坚持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坚持优化存量和扩充增量相结合,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2004年,该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7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

  于是,工业园区被确定为“零收费区”——对新办企业按惯例收取了多年的城市建设配套费、征地劳务费等县内十几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各种非经营性收费,无一例外地被明令取消。“让厂商发财,求鹿寨发展;让眼前利益,求长远利益;让局部利益,求全局利益;让经济利益,求社会效益”成为鹿寨人的共识。2004年,该县共引进项目179个,到位资金8亿元,并实现了引进境外资金零的突破。

  于是,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高起点高规格进行城市建设,改善城市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对广场、公园、道路等认真规划。近年来,该县投入城建资金近3亿元,建设重点工程48个,每年新增绿地都在20万平方米以上。如今,该县县城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平方米。

  于是,农业结构不断优化,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牧、桑、林、果、菜”五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诚信创业工程、文明信用工程、企农合作工程、能人带动工程、科技支撑工程”五大工程惠泽农民。目前,该县已成为广西最大和全国著名的缫丝生产基地,桑园面积达10万亩,缫丝生产线达32条。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39元,同比增加233元。

  经济越发展,群情越振奋,人心更鼓舞。鹿寨县寨沙镇龙播屯农民韦开来新买了手扶拖拉机。他笑眯眯地告诉记者,2001年,自己年收入还不足5000元,从2003年开始,他在政府的引导下种桑养蚕,现在年收入已有两万多元。他高兴地说:“政府引导好,蚕虫会吐‘金元宝’。”

  用高度的责任心,践行“三个代表”,创建公平文明的社会秩序凝聚人心

  有了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够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近年来,鹿寨县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着力打造党建工作三大亮点:一是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二是试行县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人事任免票决制;三是抓好县委常委重大决策党员旁听制。这些措施大大改进了政府的管理方式,增强了决策的透明度,进一步畅通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使政府与民众形成良性互动,公平文明的社会秩序日渐显现。

  为有效地预防城建工程中的腐败行为,该县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管理,采用工程量清单无标底方法招标,使投标单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实行“阳光操作”后,该县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正式步入制度化轨道。近3年来,仅此项工作就为该县节约资金1276.72万元。

  为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该县把重大的城建规划采用板报、广播等形式公之于众,充分听取民意、吸收民智。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都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研究处理。2002年,鹿寨文化广场落成,剪彩的代表不是政府官员,而是4名普通群众。老百姓都高兴地说,现在的鹿寨城建项目,不是哪一位领导的形象工程,而是人民自己绘制的美丽画卷。

  为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的力度,推进村务的民主管理,该县采取各种措施着力促进村务的公开、公正、合理。目前,该县129个村(居)都建立了村务公开栏,每个季度公开一次村务,村务公开落实率达100%。各村公开栏公开的项目有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土地承包等20多项,这不仅使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也让村民有了“当家人”的责任感。

  如今的鹿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蔚然成风,社会秩序井然,人民安居乐业。每天清晨傍晚、双休日,公园广场、新村回廊,举目可见翩翩起舞之影,处处可闻琴瑟鼓乐之音。不少民间文艺团体还经常会根据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自编自演,宣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其中,有爱老敬老的佳话,有千家帮困的民风;有先进党员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有千名志愿者上街为民服务的火热场面……和谐社会,人心凝聚,寓教于乐,润物无声。

  用如火的热诚心,解贫帮困,构筑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稳定人心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要努力让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感受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的实惠。近年来,鹿寨县的党员干部正是以一颗颗如火的热诚心,关爱困难群体,维护社会祥和,营造温馨家园。

  ——加大社会保障工作力度。该县以各种形式为贫困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在全县范围内构筑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网。去年,该县共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441.7万元,9708人得到救助。目前,该县为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共6138人全额代缴医疗统筹金6.138万元。全县共有5.33万户、19.24万人参加医保,若减去长年外出务工农民,实际参合率为72.73%,仅今年上半年群众报销医药费就近100万元。

  ——全力维护弱势群体利益。据统计,该县目前已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老龄工作机构110个,并引导76%的村成立了老年协会,在县城及11个乡镇和98个村落实了活动场所,使老年活动由过去的自发、松散现象逐步走向有组织有计划的轨道。去年,该县共调解处理子女赡养老人纠纷300多件,提供咨询2000多人次。全县70岁以上老人中,已经办理老年证和离退休证的达5000多人,并享受有关优待政策;15名百岁老人也已全部享受每月80元的长寿补贴。

  ——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该县建立健全了劳务输出组织系统和信息网络,县劳动就业部门对外来的用工信息,包括用工单位的信誉、经营、用工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并将信息发送到乡镇、村屯,实行城乡就业统筹,开展了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去年,该县先后与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及本地40多个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向培训、输送的农民工达3277人。今年,该县占地15公顷的职业教育中心拔地而起,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再添新基地。

  ——警民同心打造平安鹿寨。该县努力构建治安防控体系,要求公安干警热情公正、执法为民。为加强社会监督,该县聘请了147名警风和廉政建设监督员,并公布举报电话,让群众挑干警的毛病。去年,监督员及社会各界人士提出129条意见和建议。对反映的情况,该县有关部门一一分析后,拿出了整改措施,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重点整治。这一做法,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也极大地鼓舞了民警的斗志。去年该县破案数位居原柳州地区各县(市)之首,全县发案率直线下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