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0日 来源:桂龙网 作者:蒙英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何谋划新一轮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坚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 理清发展思路 ,营造宽松适宜的发展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都安处于南宁“1小时经济圈”的区位优势和“山羊之乡”、“山葡萄之乡”、“建筑之乡”和“教育之乡”的品牌优势,以“农业旺县、工业强县、教育荣县”为总揽,突出抓好七大支柱产业和两个园区建设,全面升级优化都安县域经济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未来5年该县目标任务为县域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综合排位5年内进入全区前45名,处于中等水平,力争10年内进入全区前30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大,建立起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体系,发展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实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6.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09亿元,全县财政收入(含上划中央)达到1.50亿元,县域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4.81亿元,县域农林渔牧业总产值达到10.06亿元,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9元。2010年发展目标,县域生产总值达到34.2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73亿元,全县财政收入(含上划中央)达到4亿元,县域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达到45亿元,县域农林渔牧业总产值达到13.46亿元,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81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20元。 

    该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突出抓好七大支柱产业和两个园区建设:加快发展葡萄酒业。充分发挥“瑶岭牌”野生山葡萄酒品牌优势,抓好都安野生山葡萄酒厂技改工作,组建野生山葡萄有限责任公司,力争2010年产量达到1万吨。依托公司,大力发展山葡萄种植业,以水南公路沿线乡镇和石山弄场为重点,大力种植野生山葡萄,今年全县野生山葡萄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2010年发展到10万亩。 

    加快发展桑蚕业。依托宜州桑蚕产业辐射作用,以东部的加贵等6个乡为重点,建立种桑养蚕基地,大力发展桑蚕产品加工业。在今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3万亩的基础上,2010年要达到8万亩。依托基地,今年引资创办一个年产200吨缫丝厂,到2010年产量要达到500吨。 

    加快发展山羊养殖和鲜活肉制品加工业。充分发挥“中国都安山羊之乡”的品牌优势,面向南宁等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山羊养殖和鲜活肉制品加工业。今年力争山羊养殖达35.5万只,2010年达43万只。 

    加快发展机械产业。加大对小型多功能拖拉机技改和扶持力度,增加技改资金投入,千方百计协助都安县建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农用运输车的生产资格,打造农用车辆制造业。力争2010年农用车生产能力扩大到10万台,建筑机械5万台(套)。 

    加快发展水泥生产及建材业。充分发挥都安石山地区丰富的资源,以都安县水泥厂、贵都水泥有限公司、百龙水泥厂为依托,依据国家产业政策,争取上级政策倾斜和资金优惠,组建水泥集团,新 建2条水泥回旋窑生产线,力争2010年产量达到160万吨。 

    加快发展竹藤草芒编织业。充分利用竹藤草芒编织业已形成的规模效应,培植龙头企业,以该县地苏、东庙、三弄为中心,形成“多乡一品”的发展格局;引导都安县竹藤草芒编织业组织样品参加 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和各种大型交易会,扩大影响力。发展壮大龙头加工企业,推广“定单农业+价格联动”的产业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健全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加大竹藤草芒编织原料生产基地建设扶持力度,促进竹藤草芒编织业持续发展。今年实现产值2亿元,至2010年实现产值7亿元。加快发展劳务产业。继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进厂务工、自主择业的能力,不断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力争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达14万人,收入达到14亿元。 

    加快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园建设。充分发挥都安在外打工农民较多的优势,利用县城周边14000多亩荒地,创建农民工回乡创业园,力争到2010年创业园实现产值10亿元。加快巴谭和八仙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抓紧完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以都安野生山葡萄酒厂技改并迁入工业区建设和建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迁建为重点,把机械制造、竹藤草芒编织、建筑材料、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集中到工业区进行规模生产,吸引和承接更多的工业项目落户工业区开工建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