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2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灵山县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奶水牛养殖业,目前,全县杂交水牛存栏达8871 头,1-6月全县牛奶产量达582 吨,产值252万元,出售种牛1017头,收入600多万元。 

    为了把奶水牛养殖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该县一是通过规划推动,实施了《灵山县奶水牛规模养殖示范小区建设规划》,全县计划建设奶水牛规模养殖示范小区28个,饲养奶水牛15000头,年产水牛奶1500吨。同时,推行主题为“两好”(即养殖奶水牛好、饮奶好)的“奶类行动计划”。二是政策带动,出台了《关于加快奶水牛发展的决定》,对每繁殖一头杂交牛奖励50元,每引进一头纯种公牛补助经费2000元,引进一头杂交牛补助经费1000元。对养殖大户实行优先安排贷款、优惠利率、简化手续,从饲养、配种、挤奶、保鲜、加工、运输以及水、电、路、地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三是小区养殖拉动,把分散的养殖户集中到小区,建立起从人工授精到牛奶销售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实行“六个统一”的企业化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用料、统一用药、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并全程实行标准化养殖,目前全县已形成了18个养殖小区。四是龙头牵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大力扶持广西灵山百强乳业公司、奶水牛养殖协会等龙头企业或经济合作组织,创造了“一定二返三包”的联营模式,“一定”即由公司和养殖基地双方共同商定鲜奶收购保护价;“二返”即由公司与基地和农户签约,对长期提供奶源的养殖基地和农户实行利润再分配;“三包”即公司包无偿提供技术、包按保护价现金收购、包资金扶持。通过这些措施,解决了牛奶“卖难”问题,增强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全县出现了养殖奶水牛的高潮,推进了全县奶水牛养殖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仇 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