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1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何继权 周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柳州奇石开发走出新路子 “石琴村”奏响奇石神韵

卢国荣用一把小木棰敲击琴键,为琴键定音。记者唐绍怡摄

  最近,一批柳江县农民在经营柳州奇石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个新产业,将石头做成石琴拿到市场出售,颇受外地客商欢迎。在柳江县里高镇,甚至出现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石琴村”。

  7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里高镇保仁村甘社屯,见到了最早做石琴的村民之一卢国荣。他家屋里屋外,10多个人忙忙碌碌,有的用电锯切割石材,有的在石质琴键上描龙画凤,有的则用化学制剂将琴键“做旧”。53岁的卢国荣最“悠闲”,正用一把小木棰敲击琴键,琴键发出的叮当声清脆悦耳。卢国荣说,他的工作主要是为琴键定音,将不合音律的淘汰掉。他还当场演奏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让记者见识石琴的神奇。

  据卢国荣介绍,近10年来,经过几次国际奇石节的宣传,柳州奇石名声渐响,他和一些村民也利用农闲尝试在柳江县一带采石,拿到柳州市的马鞍山奇石市场出售。但是,本地盛产的墨石、胆石不比红水河的大化石等名石好销,所赚不多。后来,他开始尝试用石材制作刀、剑等工艺品,发现销路不错。柳江县进德镇一个姓刘的退休老师用石头制作石琴自娱自乐,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卢国荣得到了启发:何不专门制作石琴来卖?从去年底开始,卢国荣尝试着做了几套石琴,结果一拿到马鞍山奇石市场很快就被人买走。之后,陆续有山东、北京、广州、上海等地的客商找到他订货,村里的其他农民也纷纷仿效,做起石琴来。今年6月底,一位顾客在中央电视台介绍自己从柳江买回的石琴,保仁村一下热闹起来,客商纷至沓来,石琴供不应求。

  目前,在保仁村的甘社、甘龙两屯,已经有七八十人在做石琴,产品主要销往外地。根据各地客商的要求,村民还在琴键上雕刻文字和图案,有的还仿古制琴,以求好卖相。仅7月6日这天,卢国荣就给客商送去90套石琴,市场前景看好。据卢国荣说,韩国人特别喜欢这种石琴,产品的国际市场还有待开发。

  据记者观察,农民囿于工艺、资金等条件的限制,目前所生产的石琴还显得比较粗糙,而且由于做石琴的人越来越多,价格有所下降,利润空间不大。里高镇党委、政府对发展这样的专业村表示支持,也希望有专家指点、资金注入,打造出品牌,把柳州奇石的新文章写得更漂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