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5日 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富川瑶族自治县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民对原始农产品进行加工、喂养、购销等进一步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加工转化。该县通过政策优惠、科技培训等形式,鼓励农民彻底改变简单出售原始农产品的经营思路,在加工增值上动脑筋,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如今,该县有大小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0多家,使全县20%的农副产品得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增值达28%。
    “腹中”转化。针对大宗粮食产品滞销价低的现状,该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让粮食经过“腹中”转化增值。目前,该县生猪饲养量达26万头,牛、羊饲养量达3.5万只,鸡、鸭、鹅“三禽”饲养量达80万只,涌现出各类饲养专业场(户)4000 多个(家)。畜牧业年产值可达1.5亿元,可直接使农副产品增值23%以上。
    购销转化。为做好农副产品增值文章,该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季节储运和地域市场购销,谋求农副产品的季节性差价、地域差价实现增收。目前,全县已建成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及农贸中心21个,营销联合体及经纪人协会近100个,与南宁、深圳、柳州等各大中城市的市场建立了业务联系,每年内购外销农副产品6万多吨,仅此一项,实现年增产值3000多万元。     (邓露  曾昭富 何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