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金钥匙”赠农民
实用技术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近日,西乡塘区决定在城区范围内开展“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工作系列活动,对农村劳动力实施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今年将这把“金钥匙”传授给当地2万名农民,实现转移就业3万人。
掌握脱贫致富本领
近年来,西乡塘区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培养出一批批技能型的劳动者,实现了由体力劳动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种植业为主的耕作方式开始向养殖业、加工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转变。一大批农民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涌现出一大批的带头致富好典型。坛洛镇中北村马彰然学好科技办起猪场养猪致富后,又扩大经营搞起了种养示范基地,吸收农村富裕劳动力进场就业,解决部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并通过示范基地影响,带动周边农村农业生产。坛洛镇邓永润四兄弟,利用自己在深圳打工学到的技术和积累的资金,回乡投资60万元创办针织厂,安置当地90多名女工就业。成为当地典型例子。据统计,整个城区(含城市户口)目前在广东深圳、东莞等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者达1.5万多人,每年劳务收入达1.6亿多万元。
成绩不容否定,问题仍然存在。城区有关负责人认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还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特别是在指导思想上还存在重城轻乡、重工轻农的思想,城市居民和镇村农民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均等,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在转移就业方面,以数量扩张为主、无序流动转移、民间组织输出的多,数量与质量并重、有组织地定向培训输出的少。
“三强化”确保培训出成效
最近,我市以“农民进城务工”为目标,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引导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形成城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西乡塘区“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工作系列活动因此拉开了序幕。西乡塘区提出“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机制;突出重点,强化培训质量;做好服务,强化转移就业率”的“三强化”措施抓好实用技术、职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
整合资源,强化培训机制,就是把多头分散的培训力量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落实。农业部门在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各种实用技术及职能培训;党校、生态办、扶贫办、科技、科协等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和行业特点,积极开展一些急需可用的技能培训,共同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教育部门将新增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举,使学历教育或接受短期职业培训者熟练掌握1到2门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劳动保障部门制定规划和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引导和组织各类就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鼓励、支持和引导民办培训机构、创办“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的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专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就近、就地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
突出重点,强化培训质量,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效率为目标,实行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相结合,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参加国家规定持证上岗的职业(工种)培训人员中的30%取得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30%取得单项职业能力证书,使更多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企业岗位的上岗条件,为提高务工收入创造条件。
做好服务,强化转移就业率,则是培育地方特色产业,妥善就地安置;组织人员外出考察,收集更多的用工信息和证实信息的可靠性,加强乡镇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劳务信息网络,组织大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更好地体现平等就业、公平对待原则,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有组织,求职有服务,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